对话韶酒领军人③韶酒协会副会长蓝野:农业大市韶关发展酒业大有可为

南方+ 记者

冬日的始兴,杨梅园一片翠绿。走进当地的杨梅酒生产基地,果味芬芳扑鼻而来。这里是韶关本土唯一的杨梅酒生产基地,拥有千吨级的产能。

近日,南方日报、南方+“对话韶酒领军人”栏目组来到韶关市始兴县,专访韶关市酒业协会副会长、始兴县原野农场经营者和广东广三农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蓝野,听他讲述从业经历和种植水果、经营酒业的酸甜苦辣,探究他和同行推动韶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思路和举措。

南方+:在人生下半场,为什么选择种水果、建酒厂、酿果酒、卖果酒?

蓝野:我在财政系统工作30多年,从一个职员做到了科级干部,并在任职期间解决了不少实事,我对前半生的工作经历已经很知足了。

2013年办理退休后,我就开始筹建果酒生产加工厂,在2014年注册了广东广三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在始兴长大,对农业一直有情怀。在2008年我就开始种植杨梅、枇杷,几年后产能明显提升。我们水果种植达到了1500亩,种植期间,最高峰用工人数达到了130多人,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此外,还带动周边种植。

水果有着时间短、季节性强等特性,经常会出现滞销的情况。我认识到,从事农业没有深加工是做不长远的。因此我考虑如何在加工上给水果找出路。通过专家介绍,我了解到可以将水果制成果酒,将水果的产业链进一步衍生。前些年,我与贵州生物研究所合作,将杨梅拉到贵州探索生产果酒。

在前期的探索中,我认定果酒行业前景广阔。因此,我决心筹措资金,在始兴建设果酒生产工厂,经过几年的建设,打造了千吨级的果酒生产基地。

去年,我们组建了产品销售团队。实现了果酒产品的迭代升级,目前我们生产的果酒产品营业额明显提升。今年我有信心实现杨梅酒产品销售额破千万元。

南方+:请您介绍下原野农场和广东广三农生物科技公司的最新发展情况?

蓝野:原野农场是广三农加工厂的原材料基地,二者不可缺一,基地种出来的水果,都可加工成产品,增加附加值,目前我们加工的产品有杨梅红酒、杨梅白兰地、山楂白兰地、柚子白兰地、杨梅干、柚子皮干等。

去年,我们通过与华农食品学院合作,进一步研发相关产品,实现一果两用,肉质用来做酒,果皮用来做果脯。此外,去年我们还通过金柚集群项目,实现产能、品质提升,年产消耗水果达到1000吨,可带动种植户30家。

接下来,我计划从两方面进一步发展壮大杨梅酒产业。一方面,我们在线下通过韶酒公司的平台进一步扩大渠道;另一方面,我们计划自己搭建线上销售平台。

南方+:您如何看待、评判、预测韶关果酒产业?

蓝野: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酒饮消费习惯的变化,低度酒消费市场逐渐壮大,果酒品类在酒水市场中逐渐站稳脚跟。与白酒、啤酒等其他酒类相比,果酒在年轻人中的接受度会更高。

此外,在果酒产业中,上游的果园种植对果酒行业至关重要,而韶关的特色水果品种多、质量好,因此我认为韶关在发展果酒产业上有独特的优势。在果酒市场逐步壮大、韶关果酒有自身独特优势的背景下,我认为韶关的果酒产业大有可为。

南方+:为推动韶关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您与一帮志同道合的友人发起组建韶关市酒业协会以及广东韶酒洒业有限公司,请聊聊公司的远景规划和近期工作安排。

蓝野:目前韶关的酒产业市场有好产品,但是缺渠道、缺品牌营销。我们在2023年度成立韶酒协会以来,由酒协会牵头组建韶酒公司,把韶酒行业资源整合起来,抱团将生产企业产品统一分类,开发多元化产品,把韶关区域生产酒厂品种归类,有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葡萄系列,果酒系列酒,统一品牌打造,统一宣传,统筹管理,实现产销一体化,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接下来,我们希望条件成熟后成立韶酒集团,利用好韶关本土的水果、农产品等优质资源,将韶酒单一区域品牌的影响力继续做大做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当地政府增加财政增长点。

【执行/采写】范永敬 杨韬 邱梓晴 吴豫章

【摄影】杨韬 邱梓晴

【策划/统筹】蒋才虎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