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医百答|姚凤娟:卵圆孔未闭需要干预治疗吗?

中山一院
+订阅

专题合集

#百医百答#中山一院

编者:健康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共同追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持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在2023年中国医师节之际,中山一院大健康传播中心特别策划“百医百答”科普项目。今天推出第39期《百医百答|姚凤娟:卵圆孔未闭需要干预治疗吗?》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位于心脏右房和左房之间,是胎儿时期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血液通过卵圆孔直接从右房流入左房,绕过未完全发育的肺部。大多数人在出生后一年内心脏原发隔与继发隔融合使得卵圆孔逐渐闭合,未能闭合者在房间隔中部形成一个潜在的通道,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当右房压力增高时,血液通过这个通道从右房直接流入左房,也能从左房流入右房,从而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

【图片来源】2023 HealthJade.net.

如何对卵圆孔未闭进行筛查?

PFO的发病率较高,约25%的成年人存在 PFO。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扫查需要透过皮肤、皮下肌肉及脂肪组织对房间隔的分流进行评估,扫查深度增加导致分辨率降低,很难准确筛查PFO,临床上可以通过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对PFO进行筛查[1]。

1.右心声学造影。由肘静脉注入振荡的无菌生理盐水或糖盐水配制的右心声学造影剂(安全性高,微泡直接从肺呼出,不经肝肾代谢),运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出现造影剂微泡由右房向左房分流。

【图片来源】《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中国专家共识》

2.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将食道探头置入人体食管内,观察心脏房间隔卵圆窝处是否出现活瓣样开放以及是否存在心房间分流,该检查是诊断PFO的金标准。

【图片来源】Cardiac Specialty Institute

卵圆孔未闭有什么危害?

PFO 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来源于全身静脉系统的栓子(如血栓、空气栓、脂肪栓等)可通过 PFO 进入体循环(大脑动脉、心脏冠状动脉、下肢动脉等),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痛、外周血管栓塞、减压综合征、心肌梗死等。大约25%的缺血性脑卒中无法找到明确的原因,称之为隐源性卒中,40%~50%的隐源性卒中患者存在PFO,远高于普通人群中PFO的发生率,因此考虑PFO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

如何治疗卵圆孔未闭?

PFO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

PFO介入封堵术是应用导管将封堵器送达未闭的卵圆孔位置,然后打开并释放封堵器,永久封堵卵圆孔,该操作耗时少、创伤小、恢复快。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了PFO封堵在减少脑卒中复发、缓解偏头痛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PFO封堵组的隐源性卒中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2-4]。2020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5]及2021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预防中国专家指南[6]建议对60岁以下且未发现其他卒中机制的隐源性卒中患者进行PFO封堵术。2021年一项汇总分析纳入两项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纳入337名偏头痛患者,结果显示在1年的随访时间内PFO封堵组与对照组相比,偏头痛完全缓解率显著提高,偏头痛每月发作频率显著降低,且偏头痛每月发作天数显著减少[7]。

【图片来源】The Heart Vascular Centre 2023

外科手术治疗是既往封闭卵圆孔的传统方法,但由于创伤较大,并发症多,已逐渐被介入封堵术所替代。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正常生活而无需担心。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了相关症状怀疑可能患有卵圆孔未闭,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参考资料】

【1】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循环杂志,2022,37(5):449-458.

【2】Mas JL, Derumeaux G, Guillon B, et al.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or Anticoagulation vs. Antiplatelets after Stroke. N Engl J Med. 2017;377(11):1011-1021.

【3】Søndergaard L, Kasner SE, Rhodes JF, et al.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or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Cryptogenic Stroke. N Engl J Med. 2017;377(11):1033-1042.

【4】Lee PH, Song JK, Kim JS, et al. Cryptogenic Stroke and High-Risk Patent Foramen Ovale: The DEFENSE-PFO Trial. J Am Coll Cardiol. 2018;71(20):2335-2342.

【5】Messé SR, Gronseth GS, Kent DM, et al. Practice advisory update summary: Patent foramen ovale and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Report of the Guideline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Neurology. 2020;94(20):876-885.

【6】张玉顺,蒋世良,朱鲜阳. 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预防中国专家指南[J]. 心脏杂志,2021,33(1):1-10.

【7】Mojadidi MK, Kumar P, Mahmoud AN, et al. Pooled Analysis of PFO Occluder Device Trials in Patients With PFO and Migraine. J Am Coll Cardiol. 2021;77(6):667-676.

姚凤娟

超声医学科 副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结构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及治疗,对食道超声引导下TAVR及二尖瓣、三尖瓣钳夹术具有丰富经验。兼任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影像学组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心血管内科工程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超声科医师分会委员。

出诊时间

越秀院区:周五上、下午

中山一院大健康传播中心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高质量的大健康传播,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切身利益、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山一院从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出发,以倡导健康新理念、构建传播新阵地、引领健康新风尚、培育健康新文化为抓手,整合多平台多学科资源打造“大健康传播中心”并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致力于构建有特色的大健康知识普及体系,在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出品:中山一院大健康传播中心

总策划:骆   腾

总统筹:彭福祥

执行:梁嘉韵  潘曼琪  章智琦

来源:中山一院

校审:姚凤娟、林静茹

初审:章智琦

审核:梁嘉韵

终审:彭福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