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音”,每周末晚10点与您准时相约。
2024,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或视频弹幕里写下“求上岸”。
前不久,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落下帷幕。冬日寒风凛冽,炽热的青春梦想却最能温暖人心。一句“祝你上岸”,或许是考研人之间最默契的信号,也是彼此最真挚的问候。
你为什么想要 “上岸”?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也折射出不同版本的人生故事。
1
考试前夕,被称为“考研神校”的曲阜师范大学再次被人们提及。“踏进曲阜师范,就等于一只脚迈进研究生院的大门”的说法也被网友们口口相传。
△图源: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帮》
这里的学生有多努力?在学校的走廊、楼梯上,堆满了考研人成箱成箱的复习资料。大家裹着毯子静坐在楼梯间学习,有光的地方,就有人在读书。
△图源:曲阜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徐晓玉)
△图源:曲阜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郑涪丹)
而这一幕,也在各大高校上演。
高校的图书馆外,堆满了考研人的“装备”。每一把椅子、每一堆书籍背后,都是一位为了理想没日没夜奋斗的年轻人。
据统计,这次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考生在人生岔路口的期许、踌躇和焦虑。有人欢喜“上岸”,一部分人可能还要在大海里扑腾几回,才能游到他们想去的目的地。
不管是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还是缓解就业的压力,抑或是追求更高的平台和更好的机遇,考研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的完美解决,也不代表一个梦想的瞬间兑现,而是对另一种可能的难得尝试。
这是一种关于未来的主动选择,也是一段无怨无悔的人生历程。
△12月23日,考生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考点排队进入考场。图源:新华社
2
2022年9月,一段名为“我是如何从专科到斯坦福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引发网友关注。
视频中,一位名叫何世豪的医学生,回顾了他从专科学校一路逆袭,专升本后考上首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以后又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交流访问的经历。
△何世豪在泰山医学院毕业留影。
回顾自己的逆袭之路,他在分享中提到一个故事:在专科院校读书时,因为要准备四六级考试,他在宿舍开着台灯学习。当时,他的几个室友正在看恐怖片,觉得他开台灯影响了他们看电影的氛围,便要求他关掉。马上要考试了,他就没同意,结果他的舍友直接把他的台灯给砸了。
那一刻,何世豪醒悟了:如果一直这样得过且过,那这辈子只能浑浑噩噩。
寝室晚上断电后,他就拿着马扎到男厕所附近学习,因为只有那里有光。没有桌子,他就把脸盆扣过来当桌子用,看书、复习,为专升本做准备。有时候,何世豪晚上就在厕所学到四五点,室友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何五点”。
△首都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
从2013年专科入学到2022年前往斯坦福大学访学,这一路有多辛苦,只有何世豪自己知道。
△何世豪在斯坦福大学。
他也在视频中激励和他一样的专科生:“如果你正在迷茫,害怕被别人看不起,只要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记住你的热爱与遗憾,做应该做的努力,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晚,什么时候都可以是你的新起点。”
3
人们习惯把在升学、求职、相亲、婚育等节点取得的成就叫作“上岸”。每个人的“岸”都各不相同。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眼下你所处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着的方向。
△北京地铁上岸站。图源:门头沟文旅
何世豪曾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不曾拥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只是我被瀑布冰凉地砸到身上,只能向着风吹的方向,艰难地绕过地平线追光。”
何世豪的故事之所以让人动容,或许就是因为他像极了人海中平凡的你我。
△2023年11月26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各考区统一举行。图源:新华社
在追求“上岸”时,也不要忘记,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旅行。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上了这一岸,还有下一岸。
岸,是无边的旷野。旷野里通往的,是属于我们的更加广阔的天地。曾经你为了上岸跋涉千山万水的经历,都会为了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提供更多一分自信向前的底气。
正如张桂梅校长在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中所说的:“只要你开始思考、开始行动,你就已经走上了一条必然不易,但也充满希望的路途了。”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不断丈量自己能力和意志长度的日子里,轻舟正过万重山。
△太阳从海平面上慢慢升起。南方+记者 钱文攀 摄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 | 综合辽宁青年杂志、人民日报评论、新京报评论、中青校媒 广东、洞见、澎湃新闻评论、意林等
主播 | 安思仪
录制 | 黄泽伟
整合 | 毛帅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