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国际文化学院建院20周年,累计培养2万多名留学生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1月6日,华南师范大学(下称“华师”)国际文化学院举行建院20周年发展大会。作为华师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建院20年来,国际文化学院形成“语言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培养来自五大洲90多个国家的2万多名留学生。

华师国际文化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华师汉语言文化中心,1988年秋开始招收第一批外国留学生,2004年1月成立学院,主要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国际中文教育专门人才培养、汉语教师及其他国际汉语人才培训、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等工作。

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规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广泛海内外影响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机构。

“20年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获批国家级及部省级科研项目30多项,办学条件持续优化,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种类不断丰富。”华师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左鹏军介绍,如今,学院已成为广东省及国家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华师党委副书记王岩表示,作为学校教育国际化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学校非常重视和支持国际文化学院的事业发展,希望学院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积极进取,接续奋斗,为学校“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过20年,接下来,学院将如何发展?

华师国际文化学院相关负责人说,学院将以“岭南特色,中国情怀,世界视野”为目标,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中心,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教学水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为途径,实现由教学型学院向教学与科研并重型学院的转型提升,更好地担当和完成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使命,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不懈努力。

南方+记者 汪祥波

通讯员 苏旭东

编辑 彭正子 何雪峰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