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河源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河源市委书记何国森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当天下午,分组会议举行,与会人员围绕报告进行热烈讨论。报告中诸多关键词引热议。
分组讨论现场。 黄敏立 摄
“138”具体安排是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施工图”“任务书”
今年河源市委八届七次全会,首提“138”具体安排,即锚定加快实现绿色崛起这一使命任务,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独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绿富双赢”河源样板,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河源生态建设、“融湾”“融深”、民生保障、文化强市、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及党的建设取得新提升。
“报告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措施有力,催人奋进,鼓舞全市上下勇毅前行,加快实现河源绿色崛起。”龙川县委书记刘力表示。
据悉,2023年,龙川GDP增速6.2%,位居全市第一;GDP总量182亿元,位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长15%,位居全市第一。此外,老隆镇在2023年广东百强镇排行榜上排第32名,为全市第一;龙川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入选省委深改委评选的20个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2023年上半年,龙川就完成全年招商任务。“2024年,在‘138’具体安排下,龙川将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刘力说。
“报告和讲话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入浅出。总结成绩可观实在,亮点多多。全会提出的‘138’具体安排操作性、针对性强,对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提供方向和指引。”河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运腾表示,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方面,河源今年将重点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纵深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动态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做好村民小组党建工作;纵深推进市领导联镇包片的工作机制,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138’具体安排,既定了任务,又定了方法,明确了更加系统、完善、具体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激励全市上下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河源市委委员、市税务局局长梁杰文认为。
过去,河源较为依赖房地产税收以及耕地占用税、契税等一次性税收;这些税收并非常量税收,难以稳定增长。据介绍,河源2023年国内增值税实际增长10.8%,工业税收实现可比增长8.1%,制造业税收实际增长7.6%。梁杰文认为,“去年各地经济普遍承压,河源国内增值税、工业税收、制造业税收实现较好的正增长,说明河源经济韧劲足,制造业企业及产业集群有较为旺盛的生命力。”
“全会报告‘实现八大新提升’中,推进‘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融湾’‘融深’与深河指挥部息息相关。”河源市政府党组成员、深河指挥部指挥长杨雷提到,新一轮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机制的核心任务就是按照省委和深河两地要求,推动珠三角产业有序向河源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发展互利。接下来,深河指挥部将聚焦产业共建,投入帮扶资金,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吸引珠三角、省外甚至是国外的企业落地河源。
分组讨论现场。
“绿色崛起”三大样板,为“百千万工程”、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等工作指明方向
全会报告提及,要深入把握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重点和关键,敢于深化改革,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勇于扩大开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善于持续创新,着力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
“作为生态发展区,河源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怎么把资源资产实现项目化?近年来探索谋划的水经济、食品产业,契合河源的发展需求。”河源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峰提及。
近年来,河源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百亿级水经济、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产业等“1+3”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优势凸显。“河源机械模具产值已超过百亿,水经济产业两年内可以实现百亿级的目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138’具体安排,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赵峰说。
“生态是东源的最大优势,也是东源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我们会牢牢抓住生态发展这个‘牛鼻子’,走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路径。”东源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大荣表示,全力确保万绿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东源接下来的一项重点工作。
他认为,万绿湖既是带领市区和水库库区6镇生态发展的“主引擎”,又是推动东源“融湾”“融深”的有效依托。“万绿湖游客有七成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大家来万绿湖游玩,可以充分体验我们的山川风貌、交通区位、资源优势,从而吸引更多人到河源来。”刘大荣说。
2023年,东源启动全长234公里的绿美环县路建设工程,改造提升公路路面、完善路面标志标线,全面优化路侧绿化、景观环境,并在沿线乡镇栽种主题树种,形成“一镇一树”景观等。刘大荣表示,“东源以一条公路为纽带,串联起全县17个乡镇的美丽乡村、产业园、景点、民宿等重要节点,打造一条河源乃至周边城镇居民出游首选观光旅游公路。”
“全会报告实事求是,强调真抓实干,为我们村一级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东源县润头镇大往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丘泽锋谈及。
“前不久,县驻队干部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一起清理水田沟渠,反响很好。群众都说开春不用担心水田里面没有水了!”丘泽锋表示,大往村将紧抓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千塘万渠”清淤行动,扎实开展绿美生态建设。
【策划/统筹】魏金锋
【采写】李娇 郭雨欢 黄敏立 王嘉豪 张浩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