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以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提出,广东将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推进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等14个特色优势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到2025年,广东省先进材料产业在广州、深圳、河源等地形成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区域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计划》提出,广东将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推进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等14个特色优势区域产业集群建设。
依托“链主”企业,加快建设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先进材料包括建筑材料、绿色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材料、稀土材料等。目前,广东先进材料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稳步提升,呈现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省内已初步形成广州、深圳、河源等先进材料产业基地。其中,稀土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产品技术水平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计划》提及,到2025年,广东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明显提升,全省形成1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8万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475亿元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迈入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行列。
加快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优化产业布局是题中应有之义。《计划》提出,将充分利用河源、梅州地区产业集聚优势,依托龙头骨干企业、重大产业项目,着力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建材产业、铜箔产业、稀土功能材料、功能钢材产业,超硬新材料、特色高端硬质合金制品及配套装备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200亿元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其实,早在2020年9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以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曾联合印发《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并提出“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的概念。
早在2020年9月,《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就提出“河梅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的概念。
相比2020年,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至今虽面临新挑战,但也出现新的机遇。一方面,如今,先进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国际市场拓展难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后起之秀粤东(汕头)电子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也在新一轮的《计划》中加入“群聊”,壮大广东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朋友圈”。
新挑战、新机遇所对应的是新提法、新要求。譬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转变为“在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核心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着重聚焦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的同时,新一轮的《计划》也更重视“链主”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
此外,新一轮的《计划》“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及体系重组”;并提出,“推动化工园区规范化发展,开展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工作,引导化工企业集聚规范发展。落实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部署要求。”
河源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向百亿级加速迈进
广东发起先进材料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群聊”,河源凭啥“入群”?
河源有发展先进材料产业的“家底”。
河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钨矿、铁矿、萤石矿和稀土储量居全省前列;更发现世界首个超大型独立铷矿,探明储量17.5万吨。此外,河源还有丰富的石英矿资源,探明总资源量约在4亿至4.5亿吨,具有资源储量大、矿石质量优、开采条件佳等特征,是华南地区罕见的优质石英石资源基地。
河源有抓住发展先进材料产业的契机。
依托有色金属矿产、石英资源和光照资源,河源通过资源互补、市场对接等模式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硅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和光伏产业。尤其是自2013年深圳与河源结成全面对口帮扶关系以来,河源当地禀赋优势深度契合深圳产业集群需求,新材料产业发展呈现蓬勃之态。
随着深圳芯片与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光伏、风电、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对锂、钴、镍、铟、锗、锡等有色金属资源及其制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此外,深圳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产品大多需要用到硅材料产品,对硅微粉、压电晶体硅、有机硅以及包含多晶硅、单晶硅在内的高纯晶体等硅材料产品需求巨大。
结合河源所有、深圳所需,一批深圳企业在河源投资设厂,引进有色金属、硅材料精深加工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新工艺,为深圳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原材料资源支撑的同时,河源也逐步培育出先进材料精深加工产业。
近年来,河源持续壮大当家产业,聚焦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硅材料精深加工、先进钢铁材料、装配式建材等领域,重点发展硬质合金与金属基复合材料、绿色高端建筑材料、优特钢材料产业。先进材料企业相继落地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产业平台,河源源城、东源、龙川、江东新区等地踊跃落子布局。
据悉,2022年,河源先进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49亿元。2023年3月,总投资12.5亿元的广东晟源永磁材料有限公司8000t/a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当年产值预期达3000万元。
晟源永磁材料项目竣工试产庆典仪式现场。资料图片
如今,广晟幕墙、特区建工等重点项目即将试产,铂科新材料、晟源永磁等优质项目投产上规,富马硬质合金、源友特种玻璃等企业增资扩产,预计2024年全年先进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0%、向百亿级加速迈进。
特色产业平台是赋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目前,河源东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进入尾声,正大力推进省级先进材料特色产业园创建,以此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以及行业竞争力。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制造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据悉,落地河源的广晟广科稀土永磁创新研究院、县硅基新材料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已投入运行。接下来,河源还将聚焦新材料等领域组建更多实验室及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策划】魏金锋
【文字】李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