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冼星海、袁隆平……30位英模人物蜡像将在国博展出

南方+ 记者

1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蜡像艺术是一种超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素有“立体摄影”的美誉。国家博物馆馆藏200余尊蜡像,其中包括数量较多的英模人物蜡像。本次展览以历史脉络为轴、以民族复兴为线索,选取了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勇拼搏的30位英模人物。

展览现场。

这其中,有李大钊、方志敏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烈,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钱学森、邓稼先等奋勇创新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还有杨善洲、黄文秀、袁隆平等勇于担当、苦干奋斗的新时代楷模。这其中也不乏粤籍人物,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容国团。

李大钊蜡像。

容国团蜡像。刘长欣 摄

容国团蜡像。刘长欣 摄

“除了蜡像,还展示了52件套的文物,很多文物是初次展出。比如李四光关于地热问题的手迹,孔繁森为孤儿献血的证明,华罗庚人生中最后一份讲课提纲。”策展人江琳介绍,通过文摘、电子触摸屏及一些书信、文章,观众可以看到他们的初心与信仰,“这是一个让观众在展厅中沉静下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过程”。

李四光的手迹。

李四光的手迹。

展览展示的李四光1969年撰写的关于地热问题的手迹里,他坚信能够找到为全国人民所利用的丰富地热资源,并写道“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上的困难”。

又如,1940年冼星海受党中央委托赴苏联工作,临行前鲁艺音乐系学生白韦请他在《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历史》一书题词,于是冼星海在书的衬页上写道:“中国新兴音乐的建立,是具有它的革命的重大意义,它在斗争中长成,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和锻炼出它的智慧;在血的或是艰苦的经验教训里,它留给我们更显明的路向!”

冼星海的题词。

冼星海的题词。

冼星海蜡像。

据了解,展览的主要展品包括:向警予写给侄女向功治,嘱咐其多向毛泽东等人请教的家书;冼星海为白韦题写的有关中国新兴音乐具有革命性的赠言;周恩来手书的雷锋选句;华罗庚在去世前夕讲学时所用的授课提纲;李四光写的关于地热问题的手迹、孔繁森在外出考察时为孤儿准备的新疆帽、王忠诚在悉尼第12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上所获奖章,国务院授予袁隆平的全国劳动模范奖章等。

为增强展览的可视性,展览采用大量的场景还原、艺术造型设计和多媒体手段。展览展陈设计潘艺举例道,方志敏烈士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狱中度过的,她采用砖墙与钢管视觉元素组合成围合形态,通过铁窗的光影营造出压抑的氛围感,“虚实结合的空间效果激发观众的想象力,深刻感受到狱中阴冷和压抑氛围。”

方志敏蜡像。刘长欣 摄

方志敏蜡像。刘长欣 摄

潘艺表示,展览将舞台化设计理念融入来丰富和拓宽博物馆展陈设计可视性,是为了创作出体现人物精神气质的,历史真实的艺术场景,使展览更加活化起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

【采写】南方+记者 刘长欣

【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除署名外)

编辑 冯颖妍 彭奕菲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