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做好环境应急“南阳实践”推广应用,检验极端情况下深圳市环境应急力量同时应对多起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2023年12月26日,深圳市同时组织3起突发环境事件“南阳实践”应急演练,此次演练由深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主办,深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以及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承办。
规模空前
多区域多部门协同联动
本次演练为深圳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参与单位最多的突发环境事件实战演练。演练采用“1+3”场景设计,演练主会场位于深圳市生态环境智慧运行应急指挥中心,3个分会场分别设于坪山区坪山河流域、光明区茅洲河流域、龙华区观澜河流域。坚持实行“统一指挥、部门协同、条块结合、区域联动”工作机制,依托统一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调集公安、应急、环境、水务、交通、交警、消防等应急处置力量45支300余人,应急指挥车、环境监测车、消防车、无人机、皮筏艇、围油栏、救护车、移动排水泵车等各类应急物资装备共计22类500多辆(件)参加演练。
科技支撑
现代化手段助力高效处置
为落实以信息化推进环境应急处置现代化要求,本次演练将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指挥平台中“南阳实践”一张图应用渗透到实战演练中,充分利用江心洲型河道、桥梁等7个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采取断源、控污、引流、降污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有效处置,全面展示了深圳市“南阳实践”应用成效;同时,各类环境应急高科技新装备轮番上阵,大型无人机在河道横向快速铺设围油栏并对河流中间水体采样、拦河橡胶坝升坝截污构建“临时应急池”、大功率移动排水泵车快速实现河道“清污分流”、全自动便携式红外测油仪结合现场搭建的快测平台大幅提高监测速度。环境应急处置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得到充分展现。
情景丰富
多角度检验市区两级应对能力
针对多发频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特点,演练覆盖交通事故次生污染事件、生产安全事故次生污染事件、违法排污事件3类事件情景,涉及石油类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含氰污染物等3类典型污染物处理处置,进一步强化了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涉及部门单位的职责,全面检验了市区两级环境应急指挥部综合应对能力。
指挥通畅
展现环境应急现场通信保障水平
采用多地远程同步音视频传输,3个辖区分会场与市局主会场实时同传,实现视频信号流畅无卡顿,音频信号清晰无中断,达到专业广播级播放标准;有效检验了深圳市环境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水平。
本次演练得到生态环境部华南所(应急所)专家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的高度评价。深圳市将继续加强环境应急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环境应急预案的实战化程度,在面临突发环境事件时,确保能够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守好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来源/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处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点击 在看 ,一起助力生态环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