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播的电视剧《繁花》大家都看了吗?绝妙的光影、精美的画面、畅快的叙事......令人赞不绝口。而其中所展示的90年代的激荡生活,在社交平台上也引发了各种大讨论,其中一个话题就是#我来证明繁花是真的#,不少网友纷纷发帖晒出家中珍藏的父母旧照。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电视剧当中时不时会提到深圳。
没错,同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彼时的深圳和上海都处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之中,商业迅速发展,外贸高歌猛进,市民也逐渐开始接触到来自国外的潮流服饰、化妆品、电子产品。
下面,就让小南来带你盘点《繁花》里的深圳元素吧!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90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开发,成为改革开放加速的标志。 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发表讲话,于是便有了《深圳特区报》的著名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
《繁花》首集开头特写的《东方风来满眼春》
“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模式,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此模式也奠定了深圳的发展基础。而这一模式,在《繁花》中也有体现:阿宝为麻老板的棘手难题出招,建议他采用“三来一补”解决危机。
在《繁花》中,阿宝靠股票赚到第一桶金,其中便提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1990年,深圳和上海分别成立证券交易所,在中国内地开创先河,两座城市也同样出现股民连夜排队抢认购证的热潮。
《繁花》里抢购认购证的股民
1990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中心交易员培训留影。
1991年,深圳股民在证券公司里观看行情
1992年,深圳市民在证券公司前领取抽签表。
可以说,此时的深圳和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双双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90年代虽已远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一些影像作品中,窥见当时的城市面貌、社会风貌。《繁花》里90年代的上海,已是高楼林立、物质丰富,可谓是走在了时尚的前沿。
那么,同时期的深圳是什么样呢?小南找到了一些老照片、老视频,带你看看90年代的深圳有多么繁华!
1993年的深南大道
1984年国贸大厦封顶的国贸大厦,有着“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在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都是中国第一高楼。在它周围,是如今依然热闹繁华的人民南商圈,也是彼时深圳最旺的CBD。
今天的人民南商圈。 图片截取自bilibili@casperhong
商场、酒店拔地而起,柜台里的进口商品琳琅满目,时尚服装、大哥大、电脑、手表、香水......各类新奇的玩意儿纷纷出现在深圳。 据不少深圳70后回忆,90年代的大哥大均价一万元左右,进口大衣也往往能卖到上千元。
用大哥大打电话的深圳上班族
1994年,罗湖一商场请来法国美容师为顾客修容 余海波摄
卡拉OK和酒吧是年轻人热爱的消遣场所,餐饮服务业迅猛发展。1990年,深圳开了第一家麦当劳,引发全城轰动;1996年,深圳开了第一家沃尔玛和山姆会员店......
1990年10月8日,麦当劳光华餐厅在罗湖东门开业。
90年代的深圳女孩,已经相当时尚。走在街头,时不时能看到穿着套装、烫着卷发的上班族行色匆匆。
1995年热播电视剧《深圳之恋》里的时尚造型
网友分享1993年深圳上班族的老照片
网友分享1996年在深圳荔枝公园游玩的时尚女孩
1991年,深圳华强北人才市场求职 余海波 摄
1994年,深圳世界之窗建成,成为地标景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大梅沙、仙湖植物园等景点也是深圳人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1996年,逛公园的深圳女孩
深圳人也是最早接触到计算机的群体之一,不少公司组织了电脑技术培训,1992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并在毕业后开始从事编程工程师的工作。
90年代的马化腾
网友@May在社交平台回忆道,1993年,她在深圳接受公司组织的电脑技术培训
【来源】读特、澎湃新闻、罗湖发布、小红书、bilibili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