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城市“发展之需”,搭建人才“用武之地”,让人才与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
今年以来,汕尾城区邀请华南师范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结合“百千万工程”、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重点围绕金融、水产养殖、农村电商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
这是汕尾城区博士论坛如火如荼开展的缩影:高校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故事在这里上演,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的卷轴在这里书写,科研与成果协同转化的探索持续走深……
抓机遇破难题
推动更深层次的“校地合作”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引擎,也是地区升级的战略资源。
2021年,由广东省教育厅、汕尾市人民政府、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四方共建的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落地汕尾城区。这是汕尾城区宝贵的财富和亮丽的名片。
如何挖掘人才“金矿”,打造发展“富矿”?汕尾市城区委、区政府主动领题、精准破题、高效答题——打造城校融合、产教融合“双融”共同体,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努力让人才与城市共成长、互成就。
去年6月,汕尾城区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举办汕尾市城区招才工作站授牌仪式暨“遇见城区·青年逐梦”校园专场招聘会,并以招才工作站为载体,举办汕尾市城区职业指导进校园暨跨境电商企业宣讲会。
汕尾城区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举办汕尾市城区职业指导进校园暨跨境电商企业宣讲会。
暑假期间,汕尾城区开展“人才入县下乡 服务‘百千万’”行动,邀请高校师生团队集聚城区,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杭州等地省外名校以及省内高校青年学子200多人次参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在城区开展实践活动。
以此,一座座友谊之桥架设铺开,一次次产学联动拉开帷幕,一场场博士论坛在汕尾城区次第举行。
供需对接精准发力
激发更加充沛的“内生动力”
如何让博士论坛“接地气”,促发展?汕尾城区立足发展实际,围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以及海洋生物、新材料“3+N”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借力高校资源优势,组建专家智库,科学组织安排、精心设计课程、拉出讲课日程,采取分院校、分领域、分层次的方式常态化举办博士论坛,按需施教、精准滴灌,让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为。
紧扣目标任务,一场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博士论坛在汕尾城区各部门各地区陆续开展。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汪蕾以“名特优鱼虾健康养殖,‘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为题,围绕“发展水产养殖,世界所需”“水产养殖之中国未来、广东优势”“华师水产奋战‘百千万工程’”“华师水产助力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华师水产与汕尾必可携手共进”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水产养殖人员普及水产养殖知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博士韦鸿钰以“互联网+农业”为题,围绕农业产业现状、“互联网+概述”“互联网+农业”模式、“互联网+创新思维”等方面,结合实际讲解农村电商发展前景、操作流程以及营销技巧等基础知识,直观展示如何在电商平台进行产品推销、品牌打造、口碑积累等操作流程,并为捷胜镇发展农村电商提供可行建议。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刘常悦以“金融概述与货币政策”为题,从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金融机构功能及组成、三大银行性金融机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香洲街道青年干部普及金融知识。
哪里有需求,博士论坛就开到哪里。汕尾城区紧扣主导产业需求,精心组织实施、周密谋划部署,博士论坛成了党员干部能力提升的“加油站”、企业迭代升级的“加速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器”,为汕尾城区推进“百千万工程”、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共赴更加美好的“山海湖城之约”
汕尾城区以博士论坛为媒介,进一步精准挖掘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打造驻地高校、本地院所与汕尾城区的博士信息“供需库”,架起“知识联通”友谊桥,建立“人才共育共享”联动机制,加快推动“双融”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实力和文化品位。
博士团队在东涌镇宝楼村指导嫁接荔枝树。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汪蕾认为,汕尾城区举办博士论坛,是城市与大学的双向奔赴、相互赋能。她说:“城区水产养殖产业底蕴深厚,尤其是红草镇晨洲村被称为‘中国蚝乡’,生蚝养殖实践经验丰富。博士论坛的举办,为我们搭建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的互动平台,让我们互学互鉴、共同成长。”
韦鸿钰表示,捷胜镇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尤其是捷胜纸牌糕、石岗番薯、军船头藕粉等特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博士论坛充分调动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将理论研究、人才优势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是汕尾城区以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
“受益匪浅”四个字,是马宫街道浪清村党总支书记徐庆录聆听完博士论坛的真实感受。徐庆录说:“水产养殖户水产养殖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知识支撑。博士论坛使得水产养殖人员能够了解、熟悉并掌握现代渔业养殖技术的先进理念,希望多举办这样的专题讲座,帮助我们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
捷胜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卢泽彬认为,博士论坛适应了“未来乡村”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人才打开了视野,提高了各村(社区)、企业农业技术人员运用电商平台的水平,夯实了捷胜镇农村电商发展基础。
捷胜镇举办“互联网+农业”博士论坛。
学习赋能强本领,夯基蓄力促发展。接下来,汕尾城区将持续推进博士论坛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为高校人才、青年学者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创新支撑和更充沛的人才保障。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汕区组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