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黄草朗小学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

荔香大朗
+订阅

去年9月,新黄草朗小学正式迁入使用,短短一个学期,听说新黄草朗小学已经斩获国家、省市多项荣誉,这不,最近刚入选了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

课堂上,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授课和学生们的答题互动,小编发现课上老师总能迅速的获取学生们的答题进度和结果分析,讲起课来既流畅又有针对性。原来,孩子们手中的笔并不简单。

老师告诉小编,这是点阵笔,搭配配套的练习本,用起来和普通本子差不多,但藏在笔头的摄像头可以记录下学生的一笔一画,并同步生成相关数据,既能在课堂上实时同步学生的答题进度,又能随时再现学生的解题轨迹。

黄草朗小学大胆借助技术赋能课堂改革,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特点,搭配不同的教学设备,可以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数据收集起来,形成成长画像,精准反馈,促进教师精准分析学生,调整教学进度,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在做好国家基础课程的同时,黄草朗小学积极探索大课题开发,推行大单元教学,例如将科学和数学、心理和劳动、美术和语文等跨学科融合的课堂,有效培育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用好AR、VR、AI等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新科学课堂,让学生沉浸式探索学科、科学与艺体奥秘,提升教学效率。

从一方教室到天南地北的教研互动

在多点互动室,小编看到八个大屏幕围绕着教室,老师如数家珍地介绍,除了台上的一体机外,台下每个小组都有一部一体机。

课堂上,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将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一体机像黑板一样呈现出来,老师就可以把它们收集起来,便于与其他小组进行进一步的互动和思维碰撞,大大提升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

多点互动室不仅服务于校内的小组课堂、老师教研,也方便学校与外界的学习交流,专家以及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可以通过平台远程观课议课或进行双师课堂,大大提升教研交流。

另外学校还配备了堪比专业演播室的电视台,除了可以进行校园广播,也利于老师拍摄录制微课、课,用于校内分享或上传至省市国家平台,加强推广应用。

功能室为课后创造无数种可能

31间功能室里有着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机甲大师、乐高等等,还有各种车模、航模、建筑模型,每一个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创造埋下启蒙的种子。

校园文化大厅展览着丰富多彩的画作,具象了学生们丰富的精神世界;钢琴每天都有学生来奏响欢快的旋律;还有摆放在各个功能室里的学生作品,无一不讲述着学生们课后的丰富世界。

充裕的场室和优秀的育人环境,为学校开展430课程、第二课堂的社团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也难怪黄草朗能够荣获“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基地和实践学校”“2023年东莞市第一批课后服务示范校”,学生也在参加2023年东莞市车模比赛“1/18电动越野车竞速赛”包揽前三的好成绩。

推动乡村学校转型改革的秘诀

黄草朗小学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岁月考验,成为无数学子的“白月光”,却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谈起如何从无到有推动数字化转型,校长陈爱华有她的独特见解,“学校从旧校到新校的建设这几年都是有清晰的思路,学校的所有设备、场室、环境,都是依纲靠本学校‘让生命舒展与创造同行’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蓢儿童都绽放生命的精彩’的育人目标以及课程设计为标准设计场室、配套设备。有了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利用管理变革、课堂变革、活动推进便能撬动学校快速发展。”

老校换新装,乡村小学走向智能化,让教育与数字碰撞,黄草朗小学更迎来了新机遇,创造了新可能,走出了乡村学校改革的新步伐。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