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田东江
小哥,如今有成为年轻人从事某项职业的后缀的趋势,“知名”的有外卖小哥、快递小哥。
我第一次注意到“小哥”的称谓,是在读《西游记》的时候。孙悟空官封“弼马温”,始而欢欢喜喜,后来别人告诉他:“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尪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孙悟空一听生气了,“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回花果山去了。玉帝“即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哪吒三太子为三坛海会大神,即刻兴师下界”,问罪孙悟空。巨灵神首先出战,结果“大圣轻轻轮铁棒,着头一下满身麻”,狼狈而逃。接着是哪吒,“悟空迎近前来问曰:‘你是谁家小哥?闯近吾门,有何事干?’”不料哪吒恶语相向,“泼妖猴!岂不认得我?”
古代的“小哥”称谓,在元明清文学作品中比较习见,或许像今天一样,也只是民间的说法。
《儒林外史》第一回,出于生活所迫,母亲要十岁的王冕去秦老家放牛。次日,秦老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来交与王冕,指着门外道:“就在我这大门过去两箭之地,便是七泖湖。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又有几十伙合抱的垂杨树,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上饮水。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
《镜花缘》第二十回,在白民国麟凤山,多九公说:“数年前老夫从此路过,曾见凤凰与鷫鷞(西方神鸟)争斗,都是各发手下之鸟,或一个两个,彼此剥啄撕打,倒也爽目。”唐敖觉得“凤凰不可不看”,于是一行人“只检梧桐多处游去”。走着走着,前面有个牧童,唐敖上前拱手道:“请问小哥:此处是何地名?”
《喻世明言》卷三十六、《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等处,都有“小哥”,都是对少年或年轻男子的客气称呼。
元秦简夫有出戏目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讲的是败家子弟扬州奴(赵小哥)迷途知返的故事。扬州奴结交了两个损友,叫柳隆卿的这个,“不养蚕桑不种田,全凭马扁度流年”。他和胡子传是结拜兄弟,“两个不会做甚么营生买卖,全凭这张嘴抹过日子”,自从傍上了扬州奴,“我们两个吃穿衣饭,那一件儿不是他的。我这几日不曾见他,就弄得我手里都焦干了”。第一折在茶馆,两人先到,听到伙计说“赵小哥,你来了也,有人在茶房里坐着,正等你来哩”,两人还拿了一把,“一个做好,一个做歹”,演了出双簧:假装在外面迎接的柳隆卿(做见科,云)哥,你在那里来,俺等了你一早起了。(扬州奴云)哥,这两日你也不来望我一眼。(柳隆卿云)胡子传也在这里。(扬州奴云)我自过去。(见科,云)哥,唱喏咱。(胡子传不采科)(柳隆卿云)小哥来了。(胡子传云)那个小哥?(柳隆卿云)赵小哥。(胡子传云)他老子在那里做官来,他也是小哥?诈官的该徒,我跟前歪充,叫总甲来绑了这弟子孩儿!
该徒,意为犹家伙;歪充,指胡乱冒充。胡子传这样说话,是因为小哥在从前还是对年轻官僚子弟的尊称。《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小哥指的就是宝玉。晴雯病了,太医来看,以为进的是绣房,老嬷嬷笑道:“那屋子是我们小哥儿的,那(病)人是屋里的丫头,倒是个大姐;那里的小姐的绣房?小姐病了,你那么容易就进去了!”胡子传偷换小哥义项,既是开玩笑,也显示了其无赖的一面。
宋朝已有“外卖小哥”。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中,一家叫“十千脚店”的店铺旁边就有一个类似人物:系着围裙,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着两个食盒,走在街上张望,似乎在寻找送餐地点。《东京梦华录》载,北宋都城开封“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梦粱录》亦载,南宋都城临安“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所以“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种种叠加来推断,宋朝不仅有外卖行业,而且还非常兴旺。遗憾的是,包括“外卖小哥”在内跑腿的人,当时被称为“闲汉”。
史上的“快递小哥”中则出了若干名人,比如奠定北齐基业的高欢。《北齐书·神武纪》载,高欢“家贫,及聘武明皇后(娄昭君),始有马,得给镇为队主”。这匹马,显然是娄家的嫁妆。也许还是马的前提,高欢“自队主转为函使”。函使,传递书信、文件的人。胡三省云:“凡书表皆函封,函使者,使奉函诣京师也。”高欢“为函使六年”,干得很愉快。“尝乘驿过建兴,云雾昼晦,雷声随之,半日乃绝,若有神应者。每行道路,往来无风尘之色”,做梦都是“履众星而行,觉而内喜”。正是因为常跑京师,高欢“乃有澄清天下之志”。
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撑起了一个新型行业,功不可没。只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交通安全隐患。尤其外卖小哥,为了抢时间而肆意穿行、逆行,对自身以及路人的安全都构成了威胁,已经到了必须引起管理部门足够重视的地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