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事件频发,韩国政坛怎么了?

观天下
+订阅

当地时间1月2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釜山出席活动时遇袭,引发韩国政坛震动。3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将李在明遇袭定为恐袭事件,共同民主党人士对事件予以谴责。目前,韩国警方正就该事件展开特别调查,嫌疑人的真实动机仍待查明。

1月2日,在韩国釜山,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遭袭倒地。新华社发

1月2日,在韩国釜山,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遭袭倒地。新华社发

李在明遇袭事件背后是否存在政治目的?韩国4月即将举行国会议员选举,事件将如何影响国会选举进程?专家指出,韩国朝野严重对峙、党派内部派系不和,韩国政治极化现象愈演愈烈,这些都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

李在明遇袭震动韩国朝野

1月2日上午,李在明赴釜山参加加德岛机场选址活动,针对他的袭击就在这里发生。

据报道,李在明在接受采访时,一名男子挤开人群靠近李在明,先是声称索要签名,后突然使用道具刺向李在明颈部左侧。李在明旋即受伤倒地,行凶男子在现场被警方控制。

报道称,李在明受伤后持续流血,但未失去意识,在现场接受紧急止血后被送往抢救。因伤情严重,李在明一度进入重症监护室,3日下午病情稳定后在普通病房接受治疗。

1月2日,在韩国首尔,转运李在明的直升机降落后,工作人员将其抬下。新华社发

1月2日,在韩国首尔,转运李在明的直升机降落后,工作人员将其抬下。新华社发

首尔大学医院方面称,李在明遇袭后左颈部出现1.4厘米的刺伤,颈内静脉60%受损,所幸未造成动脉、周围脑神经、食道和器官损伤。虽然他术后康复进程顺利,但仍可能发生二次感染或并发症,今后还需要预后观察。

李在明遇袭事件令韩国社会一片哗然。韩国总统尹锡悦称,事件是“万万不可发生的事情”,强调韩国社会决不能容忍类似暴力行为,并指示韩国警方等相关部门迅速查明真相,并全力为移送和抢救医治李在明提供帮助。3日,尹锡悦在出席2024年迎新招待会时,将李在明遇袭定性为“恐怖事件”。

共同民主党方面也对事件的发生表示愤慨,称其为“恐怖主义袭击和对民主的威胁”。共同民主党首席发言人权七胜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发生这种事情”。

连日来,韩国警方对事件展开特别调查,确认嫌疑人金某曾在去年网购18厘米长凶器,嫌疑人还供述其“想杀死李在明”。韩国警方申请以杀人未遂罪批捕嫌疑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分析,此次李在明遇袭事件,背后存在政治力量暗中起作用的可能性较大。

事实上,这不是韩国政坛第一次发生高层人物遇袭事件。2006年,时任韩国大国家党领导人的朴槿惠,在支持本党候选人竞选首尔市市长过程中遇刺,右脸被割伤,伤口长达11厘米;2022年3月,共同民主党代表宋永吉在首尔新村为大选进行拉票时被人用锤子砸伤头部,所幸没有生命危险。

“在韩国政党中,领导人物的影响力往往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以人为中心’是韩国政治的一种普遍生态。”詹德斌说,“这也意味着,若有人或有政治力量对韩国政治和政党产生不满,这种仇恨往往会集中到领导人物身上,从而酿成恶性事件。”

政治极化导致恶性事件发生风险增加

李在明遇袭事件背后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嫌疑人为何称其想“杀死李在明”?事件背后是否存在政治意图?

目前,韩国警方仍在确认嫌疑人的党籍等信息。据报道,嫌疑人去年曾特意加入李在明所在的共同民主党,目的是“了解李在明的日程安排信息”。若嫌疑人供述属实,该案件可能会被定性为一起“政治仇恨犯罪”。

事实上,在韩国政坛中,李在明及其所在的共同民主党存在不少“政敌”,甚至可以说,作为韩国第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同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势同水火”,而李在明不仅在党外有反对者,在党内也有异见者。

目前,在韩国国会300个议席中,共同民主党拥有168个议席,而执政的国民力量党拥有着111个议席。“朝小野大”格局意味着,执政党受到在野党较大牵制。

“执政党提出的一切法案都需要共同民主党同意才能通过。甚至只要共同民主党需要,可以单独通过大多数法案,执政党却无力拦阻。”詹德斌表示。

詹德斌补充说,近年来,国民力量党打压共同民主党的意图十分明显。例如,检察官出身的尹锡悦任韩国总统后,韩国检察势力有所增强,针对共同民主党高层人士的各类涉政调查也愈发常见。

例如在去年,9月韩国检方先以“渎职、受贿”罪名提请法院逮捕李在明,10月又以“教唆伪证嫌疑”对李在明进行追加起诉;此外,在去年12月13日,韩国检方还以“涉嫌贿选”提请法院逮捕共同民主党前党首宋永吉。

李在明自2023年8月31日开始进行绝食抗议。新华社发

李在明自2023年8月31日开始进行绝食抗议。新华社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反击,李在明曾一度以绝食示威要求政府进行执政改革、全面改组内阁,并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直到因“几乎丧失意识”被紧急送医,李在明绝食抗议长达19日,这在韩国政治史上十分罕见。而李在明绝食期间,韩国国会曾发起逮捕李在明的决议,其中投票“支持逮捕”的不仅有国民力量党人,也有不少共同民主党人。

这些投出赞成票的共同民主党人被称为“非明派”(反对李在明人士),近期同“亲明派”(支持李在明人士)的矛盾愈发公开化,成为共同民主党内部分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曾有报道指出,共同民主党内同时存在“李在明派”“文在寅派”“李洛渊派”等多个派系。去年12月,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洛渊就宣布,将在今年年初脱离党派并组建新党。“分裂”事件层出不穷成为共同民主党的最大危机,也为此次李在明遇袭事件是否存在“幕后主使”的猜测笼罩了一层更浓厚的阴云。

詹德斌认为,无论是否存在暗中谋划袭击事件,共同民主党现下的分裂局面都表明,韩国政坛正发生着愈发严重的政治极化现象。

“韩国朝野严重对峙,共同民主党内两大派系严重不和,这些现象都增加了极端事件发生的风险。”詹德斌说。

国会选举临近,党派博弈激烈

李在明遇袭事件发生后,朝野两大党派人士纷纷发声谴责恐怖主义,韩国政坛出现少见的团结气氛。不过分析指出,随着4月10日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即将到来,韩国朝野博弈将愈发激烈。

韩国总统任期为5年,尹锡悦自2022年任期开始以来,迄今已度过近3年。对尹锡悦和国民力量党而言,国会议员选举带有“中期评估”性质。在国会“朝小野大”格局下,执政党争取国会内过半议席从而夺回控制权的意愿强烈。

而就共同民主党而言,在党内多名高层人士“官司缠身”的背景下,能否聚拢人心、共同应对选举,也成为一道难题。

詹德斌分析,李在明遇袭事件发生后,对其本人和共同民主党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能够获得党内外的同情。

“这与朴槿惠遇刺时比较类似,对当时的地方选举起到了积极作用。共同民主党若适当利用此次事件,也许会有利于党内团结和李在明党内的地位。”詹德斌说。

分析指出,若国民力量党获得过半席位,政府和执政党将掌握政局主导权,加速推进曾遭在野党阻挠的施政立法,从而稳控国政,为打造新一届政权铺路。与之相反,若共同民主党成功守住国会大势,尹锡悦政府恐将提前陷入“跛脚鸭”困境。

詹德斌认为,在受到两大政党垄断的韩国政坛格局中,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势必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不过,近期韩国政坛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给选举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除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洛渊日前宣布脱党外,国民力量党也出现“离队者”。去年,国民力量党前党首李俊锡宣布脱离党派,并计划创建新的政党。

报道称,在韩国两大党都存在“离队者”建立新党的背景下,韩国当前的两党格局恐遭到动摇。分析指出,随着各党派、政治人物之间的利益纠葛愈发复杂、博弈愈发激烈,冲突和对抗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对此詹德斌认为,政治对抗是韩国政治生态的常态,这种激烈的对抗必然蕴藏着各种矛盾。像李在明遇袭事件一样,韩国政坛的矛盾可能会突然爆发,并产生各种不测事件,其导火索可能根本无法预料。

“李在明遇袭事件的发生也再次提醒韩国社会,需要对话与妥协,韩国社会精英也会借机呼吁民众冷静应对。”詹德斌说。

【采写】南方+记者 泠汐 

【策划】彭奕菲

编辑 张茵 钟烜新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