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功能。至清末郑钦安开创的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附子的运用甚至占到全部处方的3/4以上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副院长阮永队带领中医经典团队到四川省江油了解附子的栽种过程。
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被称为“药中四维”。附子是我国40种名贵中药材之一,是唯一一种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道地药材。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世界附子在中国,中国附子在四川,四川附子在江油”的说法。江油有1300多年的附子栽培历史,炮制历史亦逾千年。江油附子,是著名川产地道药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除具有一般附子的成分外,还独有江油乌头碱、新江油乌头碱等成分。
一代大医、“民间中医的一面旗帜”“中医脊梁”已故老中医李可生前最擅长用附子,大辛大热大毒之附子在他手中宛若救命仙丹。李老取其“性如雷霆霹雳,有斩关夺门之能,破阴回阳之力”,称“附子为药中第一大将,大辛、大热、大毒,驱寒毒,破阴凝,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无处不到,性如雷霆霹雳,有斩关夺门之能,破阴回阳之力。与川乌同用,如虎添翼,破冰解冻,无坚不摧。以炙甘草统之,甘缓补土伏火,得干姜之守而不走……故可救生伤于顷刻,四逆汤之奥义便在于此。”
由于师承名中医李可,阮永队一直致力于回归、传承、复兴中医之研究,在医院开设了“黄帝内经书院”和“李可老中医传承基地”。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与团队总结出救治急危重症安全有效使用有毒中药的宝贵经验,并在临床上继承了李可的治疗经验,在治疗大病重病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今,阮永队坚持以解答中医难题为突破口,将科室打造成中医治疗疑难急危重症的基地,附子就是流派用药的“灵魂”所在。
通过走访附子产地、了解其育种栽培与炮制加工过程,中医经典团队将挖掘经典,更加善用附子、用好附子,加强附子养生保健、治未病方面的研究,发挥附子作为“扶阳第一要药”和“药中四维”的功效。
南方+记者 欧雅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