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峰新居
《迁居》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居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风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䰀鬌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东坡祠
绍圣二年(1095年)传来朝廷对元祐党人永不叙复的消息,苏东坡彻底断了北归的念头。他决定终老惠州,“明年筑室作惠州人。”
绍圣三年(1096年),苏东坡在白鹤峰买下白鹤峰观旧址数亩。是年六月,他派遣儿子苏过到河源伐木作梁,自己留守白鹤峰,事必躬亲,“费用百端,独力干办”。为建造白鹤峰新居,苏东坡几乎耗空积蓄,“某为起宅子,用六七百千,囊为一空,旦夕之忧。”迁居白鹤峰之后,苏东坡便雇人凿井四十尺乃得泉, 以方便取水。
德有邻堂
宋绍圣四年二月十四日,东坡父子从嘉祐寺迁入新居。长子苏迈带着苏过的妻儿也从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县)前来团聚。在苏东坡的诗作中,不难看出他对于新居落成的喜悦心情。苏东坡在《次韵子由所居六咏》说:“新居已覆瓦,无复风雨忧”,常年遭受漂泊之苦的苏东坡以为终于有了安享晚年的地方。可惜好景不长,苏东坡在这倾囊建造的新居中,才住了两个多月。一道皇命,就匆匆地把他贬往海南儋州。
思无邪斋
白鹤峰故居是东坡平生最有代表性的自筹自建的住所,惠州人为了纪念苏东坡,便将白鹤峰东坡新居变成了东坡祠。据粗略统计,在800多年间,对白鹤峰东坡祠的重建修葺、扩增配套不少于34次。现东坡祠为2018年在原址重修。
来源: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转载请注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