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登山骑行,冬日户外运动火出圈,“玩”出个万亿级产业

南方都市报
+订阅

冬日里,越“冷”越要“运动”。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冰雪运动、旅游热门目的地人气颇旺。

这个冬天,热起来的不止冰雪运动,登山、越野跑、骑行,到大自然中,到运动场上,一些小众运动项目逐渐成为人们回归自然、释放压力的流行生活方式。数据显示,我国户外运动发展迎来春天:冰雪、路跑、骑行、越野、露营等呈现爆发式增长;“90后”、女性、亲子家庭成为消费主力军;专业化、轻便化、可玩性引领消费新趋势。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出台《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这个“玩”出来的万亿级产业,反映了民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体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新变化。


01/玩些啥?

从小众到大众 

户外活动花样多

持壶、掷壶……哈尔滨的各种冰壶球馆和冰壶俱乐部里,人气十足。哈尔滨市奥禹冰壶运动中心前台主管李娜介绍,周末最多的时候,一天有500到600人进场量,以前俱乐部也就是100多人。

而在温暖的南方城市深圳,暖洋洋的冬日里,帆船比赛吸引了很多爱好者。张震一家都是帆船爱好者,如今大儿子已能承担“船长”的职责,7岁的小儿子也开始学习帆船这项运动。合作属性明显的帆船运动,让许多家庭将它作为运动新选项,纷纷加入其中。张震称帆船运动给家庭带来凝聚力。目前,深圳全市共拥有6个帆船游艇码头、50多家帆船俱乐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

34岁的何昌娟是昆明一位户外运动发烧友,登山、越野跑、滑雪占据了她业余生活的全部。“户外运动对我而言是一种放松,我可以绝对放空,沉浸自然,运动后能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一天的工作生活。”

近两年,何昌娟惊喜地发现,与10年前多是男性登山者不同,如今的女性登山者越来越多,“今年6月我去登哈巴雪山,10人中就有6名女性,我强烈地感受到,户外运动的参与群体正在迅速扩大。”

以往的小众运动变成了大众运动。今年10月出炉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2023年,冰雪、路跑、骑行、越野、露营等户外运动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上半年,与户外运动相关的订单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79%,与2019年同期相比,订单量增长了221%。

小红书发布的《2023户外生活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户外运动已逐步走向生活化、全民化,1月-10月,户外用户日活环比增长超100%,徒步、骑行、露营、钓鱼、潜水冲浪、滑雪等成为了新生活方式。

从城市街区,到乡野小道,再到山间公路,随时随地可见徒步、路跑或骑行的人群。“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现象,说明人们对身心健康、亲近自然的需求增加,也说明我国产业基础设施的繁荣,让户外运动有了更多可利用的空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黄金表示,户外运动过去参与门槛高,对专业装备要求强,具有极限或亚极限属性,如今则向轻量化和可玩性高发展,逐渐深入“寻常百姓家”。


02/谁在玩?

“90后”与女性是主力军

带娃玩户外成新理念

2022-2023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不仅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也呈现出不少新趋势和亮点。

花样多、玩法多。2022年,露营、漂流、滑雪、徒步等一直稳居户外运动搜索热度榜前列,航空运动、冲浪、潜水、登山、攀岩、骑行、路跑、垂钓、定向运动方兴未艾。飞盘、桨板、陆冲、腰旗橄榄球、匹克球等新兴项目正逐步成为年轻群体“新城市运动”潮流的代表。

“90后”与女性户外运动主力军。“90后”已成为户外运动最大消费群体,占比36.1%;女性已打破男性主导户外运动的格局,参与者占比59.9%。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说,女性参与户外运动热情高涨,不仅在登山徒步上挑战男性,在露营、桨板、冲浪、飞盘等潮流运动中更是十分活跃。

“带娃玩户外”成为新理念。据马蜂窝数据,2022年亲子家庭在户外运动参与人群结伴类型占比最高,达38.3%。“随着人们教育观、亲情观的变化,放下电子产品,带娃‘玩’户外,已成为育儿新理念。”杨雪鸫说。

在调研中,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宜夏发现,骑行、垂钓愈发受年轻人青睐,“90后”是骑行高端品牌的主力,26岁以下的垂钓人数四年间增长了4倍,女性更喜欢露营,天幕、野餐垫、营地车等销量翻番。

此外,专业化、功能性、轻便化和设计感正成为消费新趋势。“公路车人群趋近专业化,开始关注车圈材质和车架材质;徒步人群选择服饰更在意设计感和‘百搭性’,露营风、山系、工装风等个性化设计走热。”吴宜夏说。


03/ “玩”装备

千元冲锋衣卖断货

大量公司业绩飙涨

有媒体报道,户外运动火出圈,导致千元冲锋衣卖断货,背后是中国专业户外运动群体的爆发增长。以登山领域为例,2023年的珠峰登山季,中国就首次成为珠峰南坡攀登人数最多的国家。

冲锋衣品类的热销仅是其中一个缩影,户外运动热潮带动了装备全品类消费需求的增长。《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1971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2400亿元。与此同时,全球户外运动用品行业规模也在进一步增长。据Statista数据,2021年全球户外用品行业规模为1812.3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该行业规模将增至2363.50亿美元。

笑飞是一名90后骑行爱好者,在去年正式加入户外运动大军。她算了笔账,“户外运动的装备支出远大于室内运动。以骑行为例,爱好者不仅需要一辆自行车,还需要骑行服、手套、帽子、水杯等装备。骑行服好一些的几千元,便宜点的几百元。一些更资深的爱好者仅一辆骑行车组装起来也要10万元左右。”

许多户外装备领域的上市公司近年业绩也表现亮眼。

从2022年以来,自行车制造品牌捷安特“一车难求”的消息频频传出,其母公司巨大集团在2022年财报中指出,中国市场内销业绩大幅增长近4成。同年,以露营装备为主要产品的牧高笛(603908.SH)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52%至14.36亿元,净利润则增长78.88%至1.41亿元。

户外运动红利期,更多企业跑步进入资本市场,试图在行业繁荣时争取到更高的市场份额。2022年,深耕防晒品类的蕉下以“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的名头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2023年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户外运动企业上市融资。

04/ “玩”产业

赛事扎堆仍一签难求

更多人涌入上下游“掘金”

除了户外装备产业,户外运动赛事、营地等上下游产业也迎来全面开花。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获悉,2023年11月份全国有91场马拉松赛事即将落地。“很多跑者都说最近腿不够用了。”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李广(化名)参与了三场马拉松赛,分别是2023年12月3日的深圳马拉松、12月10日广州马拉松和2024年1月的厦门马拉松,但这些赛事名额一签难求。

根据《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2016年-2019年,全国范围内举办800人以上规模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由328场增至1828场,参赛规模从280万人次增至712万人次。

路跑赛事产业已日渐成熟,其他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户外运动赛事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户外运动是推动体育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体育大学教授黄海燕指出,户外运动在拉动消费经济增长中有巨大潜能,两者的紧密关系已经得到了许多地方的关注。

他也给出了一组数据:2021年全国共举办447场自行车赛事;而在2023年仅深圳就举办了50余场帆船帆板、赛艇、龙舟等水上运动赛事。

尽管我国户外运动产业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品牌赛事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已然显现。据黄海燕透露,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等头部品牌赛事营收过亿元,而厦门马拉松、成都马拉松等第二梯队赛事营收在6000-8000万元量级。

以2019年上海市举办的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等8项重大户外运动赛事为例,这些赛事对“食住行游娱购”旅游六要素合计贡献达22.73亿元。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17.76亿元,相关产业拉动效应57.99亿元,税收收入4.33亿元。

成熟的国际市场经验也给我国的户外运动产业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在户外运动产业起步更早的美国,2021年户外休闲运动经济总产出约8620亿美元,增加值约454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9%。

另一个不可忽视板块的则是户外运动营地建设。《中国户外运动营地产业发展报告2023》也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我国户外营地相关企业超10万家,其中核心企业约3.4万家。2023年我国户外运动营地核心市场规模将达2060亿元,预计2025年该规模超过2900亿元。

随着我国户外运动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更多人涌入赛道上下游“掘金”。据《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2022年1至10月,新增注册户外运动相关企业就超过3万家。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户外运动相关企业达20.4万家,与2021年底相比增长超20%。


05/ “玩”升级

体育产业投融资占比提升

打造品牌项目引进高级赛事

“企业订单多,市场融资活”是户外运动领域在2022年-2023年交出的答卷。

2022年,尽管体育行业股权融资整体下滑,但户外运动领域仍保持了较高活力,融资事件数在体育产业投融资事件总数的占比提升,达21.6%,2023年上半年占比升至30.8%。

“这反映出社会资本对户外运动产业的乐观。”杨雪鸫说,通过分析7家户外运动上市公司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公司近三年营收总额实现稳定增长,并表现出较强盈利能力。

市场拉动外,户外运动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多层次政策支持。2022-2023年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的工作方案》《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与此同时,户外运动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先后发布了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和《帆船赛事活动办赛指南》等8项行业标准。

杨雪鸫表示,近年来,我国户外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新途径。“下一步,政策支持将着重打造户外运动品牌项目,积极引进更多高能级、高规格的赛事,多头并进促进户外运动蓬勃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加持下,我国户外运动市场潜力巨大,企业正积极布局各个细分赛道,产业发展有待各方共同发力。

“挪客”创始人季剑明说,户外运动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数字革命,人们喜欢使用智能设备记录、分享运动经历,这对未来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案例:

一辆自行车背后的消费升级

小众变大众,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户外活动的花样越来越多,彰显的更是整条户外运动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在济南一家自行车店,从零件到整车,各类自行车元素琳琅满目。在这里买自行车就像定做衣服一样,先测量骑车时身体的各项数据,再依据数据装配出最适合消费者的独一无二的车。

济南TAC单车休闲馆负责人金瑜泽介绍:“比如螺丝,像我手里现在有一份进货单,就是自行车上会用到的一些螺丝,螺丝的种类就有三四十种。”需求升级,带动着生产的升级。跟着这份进货单,山东德州的一家自行车配件生产厂会根据骑行爱好者的个体需求,提供不同配置。

曾经生产专业赛事车的企业,敏锐捕捉到大众对户外运动的巨大需求,几年前就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民用领域。如今民用骑行产品已经占到这家企业总销售收入达到80%。而骑行热,更是给企业带来每年60%以上的增长。

来自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电商促销节期间,自行车整车、骑行服饰、骑行装备等骑行“三大件”的销售涨幅都超过100%。其中公路自行车暴涨300%、自行车码表及配件增长230%。



整合:黄亚岚

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时代财经、南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