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蹲点1310|海上工厂:躬身入海,海阔天空

南方+ 记者

default

珠江八门入海,在最西边入海口崖门外,一座白色工厂,漂浮在海平面之上。

厂里正在造的组块,是中广核汕尾风渔融合示范项目的关键一环。完成后,这些组块将从江门出发往东,驶向汕尾后湖海域,被安装在全国首个布置于台风无掩护海域的桩基桁架式“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之中。

在江门新会崖门出海口,一座白色工厂从海平面上崛起。受访者供图

在江门新会崖门出海口,一座白色工厂从海平面上崛起。受访者供图

珠三角是广东装备制造的核心区域,也是历史悠久的全国造船重镇。早在唐代,广州就是全国造船中心之一,广船因为载重量大、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而闻名中外。

从17.98万平方千米的陆域空间,到41.9万平方千米的海域空间,“海上新广东”驰骋海洋之上,珠三角制造的海工装备再次扛起大梁。造网箱、造大船、造油气平台、造风电机组……珠三角产业链纷纷“下海”,在海洋里复制海上工厂,临海工业集群“蓝色引擎”加速形成。

向大海要未来,珠三角从珠江口再次出发,找到了制造业的全新天地,也在海阔天空中找到了未来产业的方向。

大海边,新潮流

江门台山市上川岛海域,海下20米处,30口周长90米的深水网箱,正在静静等待海洋的美味“入笼”。

2023年8月,广东省新一代重力式网箱技术水平的“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正式下水布设。这批网箱的抗风浪能力比常规的重力式网箱高出40%以上,实现了专业海洋工程技术与海洋养殖技术的深度融合。

从前,渔民靠海吃海、看天吃饭,如果遇上台风,一不小心就可能把几年赚来的钱赔进去。广东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想要大海变成稳定的粮仓,唱好“海洋牧歌”,珠三角有好用的工具和聪明的办法。

隆冬时节,生活在光伏板下的青蟹,肥膏达到了最佳食用时间。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台山项目工程负责人蒋伟律算了算,2023年“光伏海鲜”的产量能有20%以上的增长。

光伏青蟹备受市场欢迎。受访者供图

光伏青蟹备受市场欢迎。受访者供图

2017年,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带着“渔光互补”光伏太阳能项目,来到江门台山市汶村镇,蒋伟律也跟着项目第一次来到了镇里。汶村镇海岸线有36公里,海上的养殖面积近万亩,镇里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青蟹、生蚝、米蚬及花甲等水产,年产值超过3亿元。在蒋伟律来之前,镇上的咸围大多分片发包给承包商,价格在每亩800元左右。

“渔民们没见过边发电边养殖这种操作,一开始觉得新奇又担心。”蒋伟律还记得,那段时间他常常晚上跟村里的网格员走访入户,跟渔民讲解项目原理和盈利模式,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加入。

俯瞰“光伏小镇”,渔光互补织就美景。杨兴乐 摄

俯瞰“光伏小镇”,渔光互补织就美景。杨兴乐 摄

如今,项目三期早已顺利建成,一排排太阳能板,齐刷刷地立在咸围之上。整个光伏产业园一二三期合计利用咸围滩涂近5000亩,平均发电量约为4.4亿千瓦时/年。光伏鱼虾也成了当地的特色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如今,汶村镇上咸围的租金大幅涨价50%,到了每亩1200元,带动村集体收入涨到了48万元。村民不仅领到了更多分红,而且能在家门口就业帮项目打理咸围,干着最熟悉的养殖工作,却不需要承担太多的风险。光伏小镇的别样景观,还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一条集生蚝节、渔家乐、古城庙会等本地特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聚集了人气,让咸围实现了渔、电、游“一地三产三用”。

从江门台山到珠海鹤洲,从肇庆高要到惠州博罗,珠三角的渔光互补、风渔融合项目遍地开花,把发电厂搬到了鱼塘上。

海上发电、海里养鱼,一场发生在海平面上的空间再造,成了潮流。

造新船,蹚新路

2023年9月,华南地区建造的首艘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埃姆登(EMDEN)”号,在广州南沙签字交船。

在全球,汽车运输船的保有量大约在700艘,是船舶市场中的小众特种运输船。

这两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稳步增长,2023年有望超越日本首登世界第一。嗅到了商机的广船国际,早在2021年就入局汽车运输船市场。仅用两年时间,公司已手持订单25艘,实现了从“零”到“世界第一”的跨越。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船舶工业三大聚集区之一,广州更是聚集区中的核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完善的产业体系。

在南沙龙穴造船基地,年造船产能已经超过了550万载重吨,形成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等产业的高端船舶与海工产业集群。基地里两家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在手订单交船期已经排到2027年。

2022年,广东海洋产业生产总值1.8万亿元,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海洋第二产业比重占31.9%,包括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船舶工业在内的海洋制造业增加值为4419.6亿元,贡献作用持续增强。

背靠强大制造业产业链支撑的珠三角,是广东海洋第二产业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在江门新会基地,海上风电导管架定位架正在过驳装运。受访者供图

在江门新会基地,海上风电导管架定位架正在过驳装运。受访者供图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在深圳、珠海、中山、江门等地建立智能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和海工装备测试中心。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全球最深吸力筒式海上风电项目、全国首艘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许多全球、全国第一的“国之重器”,在珠三角的海上工厂制造完成,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输出湾区制造。

最近,这艘制造巨轮的方向开始转动。原来在陆地上布局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制造业,选择躬身入海,再次锁定了珠三角在“海上新广东”中的主力位置。

在中山神湾镇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船厂里,一艘新能源船艇刚刚完成刷漆,正等待客户上门交付。

中山分公司副总经理钟焕分析,近十年来,中小型高性能船艇动力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柴油到柴电混合,再到以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为主动力的新能源船艇。”他判断,就像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在快速扩张一样,未来新能源船艇,尤其是氢能船舶的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大。“珠三角氢能产业集聚发展,为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从“海上船王”到海上制造重地,珠三角再一次站上了风口。

黑科技,拓蓝海

“中山大学极地”号,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在2023年初北上穿越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四大海区,在冰区走了一圈。

就在出发的3个月前,这艘破冰船刚在广州文冲完成改造,拥有了名字。

放眼全国,在广东之后,山东和福建两个省的海洋生产总值(GOP)也是多年稳居亚季军。2022年,这两个省的GOP分别为1.6万亿元和1.2万亿元,而山东的增速更是达到了7.6%,比广东还要高出2.2个百分点。

新的较量,或许要在科技领域见分晓。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孙小哲博士认为,广东要建设海洋强省,利器在科技。“广东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企业创新投入不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不深、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核心零部件‘卡脖子’痛点存在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着力解决。”

在海上工厂,一批带有产学研协同属性的科研重器出厂下水,寻找大海里的“黑科技”,也在寻找海洋未来产业的新方向。

我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

我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

珠海,在名字里就带着海洋属性的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海洋试验场。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落户广东一年以来,海洋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正在加速集聚,与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海洋学院等科研院所一起,培育开发海洋装备测试、海洋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的新业态。

如果从珠海桂山岛坐上快艇出发,20分钟左右就能见到漂浮在海上的“澎湖号”。

在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平台上,硕大的网箱与海水相通,金鲳鱼和石斑鱼各占一方,所有能源都来自波浪能和太阳能,完全自给自足,还搭载了自动投饵、鱼群监控、水质监测和活鱼传输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运行4年来,“澎湖号”成功抵御了“苏拉”等多场台风,已经成功试养出金鲳鱼和石斑鱼。

该智能养殖平台的研发者,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研究员盛松伟团队。经过这些年的成功试验,盛松伟团队开始向外进行技术输出,最近,日本、越南等国的企业也有意向引入广东制造的养殖平台技术。

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珠三角陆续出炉细化实化“施工图”,多个沿海城市拿出了抢抓“打造海上新广东”机遇的新部署。广州全力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珠海强化陆海统筹全面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惠州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江门做大做强海工装备制造产业。

新的浪潮已经被珠三角掀起,千年前向海而生的三角洲,向着海水更蓝处出发。

延伸阅读:

湾区创先:蹲点1310

南方+ 张雅 制图

南方日报记者 李霭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冯文美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