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好吃到停不下来,全网催广西剪砂糖橘!提醒:一定要控制住量→

广东卫生信息
+订阅

最近,全国各省朋友急坏了!

心“橘”如焚地催广西老表

快回家剪砂糖橘!

接下来欢迎看全国各地网友们

《花式催剪砂糖橘》大赏

先是正常且“甜蜜”地催促

“放下手机,拿起剪刀!爱你,我的表”

还有网友开始推崇“狼性文化”催干活

“苦了你们,却甜了全国人民”

“地上掉的怎么回事,难怪还这么贵”

还有网友想要

云监督老表们采摘砂糖橘

口头催促、远程监工还不够

还有外地网友直接

给广西老表提出了提高摘果效率的建议

“用嘴叼桶,左右手开剪”

好家伙这是想让广西双剪重出江湖?

还有建议

“大人提两桶,小孩提半桶”

这样效率更高

把老表的工作时间也安排好

“每天工作23小时就够了,保重身体”

还有提出了让老表提高效率的建议

“建议广西白天断网

晚上断电让老表好好休息

第二天更有精神地摘砂糖橘”

还有希望老表们“劳逸结合”

建议广西老表直接睡在果园里

只为了节约时间

砂糖橘每年都是水果的“顶流”呀!

稳稳C位水果担当,

难怪大家这么挂念!

但广卫君紧急提醒:

一定要控制住量!

近期,

浙江杭州一医院接诊了

不少高钾血症患者,

有人甚至还确诊尿毒症,

一问都是桔子惹的祸。

吃桔子吃进急诊室?

此类案例并不少见

【案例一】

姜叔(化名)今年56岁,家有果园,最近蜜桔上市,姜叔经常边采摘边吃。每天都要吃四五个才过瘾。

在果园干了半个月活,姜叔突然觉得手脚发麻、肌肉酸痛,他自觉是干活累到了,毕竟他去年还体检出来有慢性肾病,体力不如以往。慢性肾病每个月都要定期复查,这次到了复查时间,他进医院一做检查,把医生吓了一跳——肌酐超过800μmol/L(正常男性53-106μmol/L),血钾也高达7.1mmol/l(正常浓度3.5-5.5mmol/l),而心率只有40次/分(正常人安静情况下心率为60-100次/分),姜叔被诊断为尿毒症、高钾血症,随时可能会有心脏骤停的可能。随后,姜叔被当地医院紧急收治入院进行治疗。

【案例二】

据报道,2021年1月的一天,本身患有肾病的蒋先生,一口气吃下了5个桔子后,突然晕倒在地,后被紧急送往医院。

检查报告显示,蒋先生的肌酐高达1700umol/L,血钾也高达7.2mmol/l,而血钾正常浓度为3.5-5.5mmol/l,诊断结果为尿毒症、高钾血症,随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幸运的是,经过医院及时地血液透析、降血钾等抢救治疗,蒋先生最终转危为安。

吃水果致病年年都有

病人大多有肾病基础

普普通通的桔子,怎么就对一些人而言这么危险呢?

“每年都有好些因为吃水果导致高钾血症的患者。”医生表示,慢性肾脏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并不低,有研究发现中国人群的慢性肾病患病率在10.8%左右,因为短期之内进食大量的水果导致高钾血症,进而查出尿毒症的患者,前面提到的姜叔并不是第一个。

“但大家不用慌,这些患者原本就有肾病基础。”医生解释道,有肾病基础的人肾功能不全,而肾脏又是调节钾的重要器官,比如对于一个没有肾病的健康人来说,当他钾摄入量增多时,肾脏排出去的钾也会增多,从而保持一个平衡。

注意:

肾功能不好,

慎吃富含钾的食物!

钾是一种必须的营养素,与心脏的跳动、节律、肌肉收缩、神经活动密切相关。正常状况下,血清钾离子浓度在3.5~5.5mmol/L。

人体缺乏钾时会发生肌肉无力及瘫痪、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而血钾浓度过高,同样会影响影响心跳和心肌收缩功能。

对于正常人来说,由于人体会自动排出多余的钾,摄入含钾多的食物,一般不会导致高钾血症。

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人,其肾脏排钾能力降低,尤其是在出现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时,吃了过多富含钾的食物,会导致钾在体内潴留,引发高钾血症,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甚至猝死。

桔子富含钾离子,肾功能不全的人群,短时间内大量摄入过多钾离子,而功能不全的肾脏拼尽全力也不能将过多的钾离子排出体外,不能及时排出的钾离子在体内积累起来,引起高钾血症,而高钾会直接抑制心跳和呼吸,不进行及时治疗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毛豆、香蕉、葡萄、桔子、猕猴桃、蘑菇、菌类、紫菜等都属于高钾食物,有肾病基础的人群要少吃。”医生说。

控钾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死亡风险必做的事情之一。以下生活小贴士请收好——

1、少喝汤,尤其是菜汤和肉汤,不用高汤或肉汁拌饭;

2、避免大量摄入水果;

3、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及运动饮料;

4、蔬菜可切碎,或者切成片用水,浸泡最少半小时,可以多换几次水;有些蔬菜可以用水焯一下再炒;

5、避免生食大量蔬菜,包括黄瓜、西红柿等;

6、一些中草药(汤药)含钾较高,如长期饮用需谨慎;

7、慎用低钠调料,低钠酱油、低钠盐富含钾离子,长期服用容易造成血钾升高。

桔子虽好吃,可不要贪多

虽说桔子是好吃又营养的水果,但也不能狂吃。否则不仅会导致皮肤暂时性的“变黄”,还会“上火”,出现牙龈肿痛、口干舌燥等症状。

桔子的含糖量不低,一般都在10%以上。大量的糖会增加细胞的渗透压,导致喉咙干燥,引起口腔、嗓子、牙龈等部位不适;桔子中有较多的糖分和酸性成分,摄入过多会引起过高的血糖负荷、刺激口腔和咽喉黏膜,从而引起长痘、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血糖高的朋友也不建议一次性过多食用;还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吃太多,来不及代谢,还易变成“小黄人”。

因此,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每日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的建议,中等大小的桔子一天吃2~3个就可以了。吃完以后要记得及时漱口,避免出现“上火”症状。

这些症状

可能是肾的“求救信号”

保护好肾脏,不妨建立自己的个人肾脏档案,主要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B超这三个指标。

1、尿常规主要看尿比重、血尿及蛋白尿;

2、肾功能主要是血肌酐及尿素氮;

3、肾脏B超主要反映肾脏大小,形态及有无梗阻积水等。

以上三方面任何一项结果显示有异常,需要及时到肾科专科医师处就诊,明确肾脏有无受损以及引发受损的原因,予以正确及时的治疗。

普通人尤其是步入中年后,建议最好每1~2年做检查,更新“肾脏档案”,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已经出现肾损害的患者,应定期到肾科门诊随访,1~3个月最好查一下尿常规、肾功能,半年查一次泌尿系B超。

在做好定期检查的同时,也要留意异常症状。如果肾脏出现“故障”,通常会有这些“预警”:

1、浮肿:身体浮肿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不同患者的浮肿现象或轻或重,轻者可能会在早晨出现脸颊、眼部的浮肿,重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

2、血尿、蛋白尿(泡沫尿):蛋白尿是指尿化验中尿蛋白阳性。表现为:患者尿中常见泡沫增多,以较小的泡沫为主,久久不能散去。

3、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一个指标,它的升高就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4、食欲不振:若患了肾病,体内毒素排泄不畅,也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5、贫血: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将近50%的肾脏病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

但随着疾病发展,还是有迹可循,如留心观察有没有以下症状:头晕、恶心、呕吐、疲劳、乏力,容易骨折和骨痛等。

来源:南宁圈、中国大学生在线、人民网科普、青岛日报 、浙大一院、武汉晚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