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汕头市消防救援支队在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机遇中解难题,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实干中见成效,火灾防控精准有力、实战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交出了党政满意、群众认可的合格答卷。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五组关键词
回顾这一年
属于汕头消防的年度“迹”忆吧!
关键词一:系统织密“防控网”
○ 健全完善15类党政领导干部消防职责“两个清单”;
○ 正式实施《汕头经济特区消防条例》,从法律层面明确重点行业监管职责;
○ 推行10项便民利企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 在澄海区、潮南区先行建设消防事务中心,在14个重点镇街试点开展委托执法,在重点村居大力开展“微型消防站提升工程”,主动为“百千万工程”筑基赋能;
○ 推动出台汕头市市级地方标准《旅游民宿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深入推进厂房连片区域、城中村、重大风险隐患检查整治、火灾隐患重点地区等专项行动;
○ 深入推进全市“织网清患”专项行动,阶段以来共排查“三合一”场所5104家,开设逃生窗口11061个,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7588辆,整治违规使用易燃可燃芯材彩钢板1115家;
○ 圆满完成了新春焰火晚会、服博会、玩博会、中数大会、国庆巡游活动以及多场大型演唱会等重大活动消防安保;
○ 持续加强消防公安刑侦火灾调查协作机制;
○ “火焰蓝+检察蓝”消检联动机制工作经验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刊登报道。
关键词二:关口前移重预防
○ 支队充分发挥《汕头市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若干意见》“指挥棒”作用,开展行业单位消防安全分级分类培训,大力培养消防安全“明白人”;
○ 首次联合市文明办评选表彰“最美消防人”,弘扬消防公益正能量;
○ 全市新增消防志愿者28209名,开展消防志愿服务活动1001场次,走进乡镇社区广泛开展“助力‘百千万’ 消防公益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300余场次;
○ 立足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实际,建立小公园开埠区“防消宣”一体消防志愿服务队;
○ 开展“平安汕头 你我同行”消防车环城宣传巡游活动,打造全民学习消防知识的“流动课堂”;
○ 荣获全省“粤说消防·超级主播”新媒体比赛一等奖;
○ 各级媒体报道消防工作692篇,同比去年增长49%。
关键词三:提质强能炼实战
○ 优化建强地震、水域、高层、地下、森林及城市大型综合体等5类7支专业救援队伍;
○ 组织支队级实装实景实战拉动演练8次,参加总队级跨区域实战演练2次,承办总队级实战演练任务1次;
○ 创新建立支队“一部六组五遂行”作战指挥机制;
○ 将全市社会应急消防救援公益力量纳入统一调度体系;
○ 协同运用接处警、智能指挥平台、“雪亮工程”、城市内涝监测和执勤车辆管控五套作战指挥系统,摄制“三维地图”运用于实战和演练,力量调度逐步实现可视化、高效化。
今年以来,全市共接报警情5516起,疏散营救被困人员1365人,保护财产约1.08亿元。
关键词四:战勤聚力强保障
○ 汕头市防灾减灾综合救援基地已完成立项和建设用地手续办理;
○ 潮阳区海门镇水上消防站、小公园开埠区专职消防站、龙湖区新海、龙津街道专职消防站以及华侨试验区阿里山路消防站等5个新建消防队站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
○ 支队新增饮食保障和宿营等战勤保障车辆,高效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战勤食宿保障能力;
○ 培养消防救护员39名,为全市消防队站配备药品柜、急救箱,完善基层消防救援队伍保障条件;
○ 与长平康复医院合作,定期组织开展全市消防救援人员健康讲座和义诊;
○ 与汕头高铁站、京东物流园、中石化汕头分公司等单位签订战勤保障协议60份,完成4000平方米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创新“建、管、投、用”保障模式,全面构建“一小时直达、两小时覆盖”的新型战勤保障格局。
关键词五:固本培元育人才
○ 创新支队大课辅导、大队讨论辨析、队站特色串讲的“学习教育三级模式”;
○ 打造“鮀城党建文化交流圈”党建品牌矩阵;
○ 发挥专业技术干部队伍优势成立“高峰工作室”“灭火救援工作室”;
○ 牵手汕头大学成立“消防财经培训基地”“新闻人才协同培育基地”消地共育平台;
○ 消防救援人员自主研发并成功申报国家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项;
○ 支队8个集体、25名个人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3个集体、5名个人荣记地方三等功;
○ 荣获全省防火监督宣传业务比武竞赛团体第六名和单项第二、三名;
○ 在全市“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年干部知识竞赛获第一名。
新的一年,汕头市消防救援支队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科学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为全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汕头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保驾护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