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时光如约发来问候:朋友你好,欢迎来到2024!
无论此刻经纬坐标几何,时分读数几许,请传送/接收这声真诚祝福:新年快乐!
过去的365天确实交集着百感。
我们招架着世界局势的纠结演变,应和着“国之大、国之重”的时代潮流。对于千万个体而言,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一年,有的人生活进入了阶段性“重置”,有的人被时间“不经用”的焦灼包裹,有的人给种种“不如意”拽进情绪“低压区”:项目的交付期总像利剑高高悬挂,为了弟兄们的一日三餐小老板寝食难安,爸妈的“进化”永远跟不上分数线的上涨,上有老下有小的感冒让“中坚层”坚不起来……
朋友说:聊聊吧?敲出大段文字后,只删成一句“不容易”,还得化作行动再出发。
这些人间百味,人人置身事内,与之同行,共承其压。
看到南方+用“笃定”来寄语2024,屏幕前的你是否会心生疑惑——
何来笃定?何以笃定?
相信“相信”
2023年,很多人被一只熊猫“治愈”。长得小、吃得慢的花花,仿佛在告诉我们“慢一点也没关系”。人们这样对她表白:“那么小,那么圆,腿那么短,动作那么慢,可她从来都没放弃。我这么大人了,有什么可崩溃的。”每次看到花花,“我觉得我又行了”。
5岁的李霏儿最近要搬新家了。在爸爸的外卖箱里长大,霏儿的“小天地”很拥挤,但这不妨碍她的笑被全网“打包带走”。在最近更新的视频中,她的新家正好容得下一家人的四季三餐、嬉笑打闹。黄永玉老先生说得好:人只要笑,就没有输。
都说人的悲欢不相通,但这些点滴美好,触发着陌生人的泪腺,牵起着他们的嘴角。人间烟火里、现实博弈中,总少不了和失意相遇、与迷茫交手,需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相信,指向梦想。当被问到“水花消失术”的秘诀,全红婵只说了两个字:“练的。”爱美的小女生留着“男仔头”,每天跳跃几百遍,用一万个确定的日常,许自己一个新的奥运梦。
相信,落在行动。暴雨倾盆,K396次列车受困落坡岭,105小时守望相助,旅客全部安全转运。乘务员赵阳说:“穿了这身衣裳,就要对得起大家。”同为血肉之躯,“英雄班组”不是不害怕,只不过在危机一刻,心中信仰有具象。
相信,见于选择。欧芊君决定挑战自我,征战“网约配送界”,成为漂亮的“一等奖骑手”;沈燕芬、沈笑芬两姐妹放弃了都市白领的工作,回家乡用科技“种田”,和乡亲们同享丰收喜悦;在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朗铮看淡流量喧嚣,只为守好天宽地阔的外交梦想。难怪有人说,最高级的炫耀,不是拥有过什么,而是拒绝过什么。
所以,相信“相信”。
在为相信而选择的前路上,有着为自我负责的自持;在为相信而作出的拒绝里,藏着最值得骄傲的初心。
选择“选择”
ChatGPT再能耐,给出的都是“参考答案”。确认与否,在你一念。更何况,一些正确的匹配,还得经历大浪淘沙,仍然有待时间检验。
董丽娜的选择,是屏蔽“差评”。10岁失明的她,不信“推拿是唯一出路”,执着于当一名播音员。嘲笑声中,她始终“脚踏实地,淡定从容”,终于在38岁时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毕业生。看不见光的她,活成很多人心目中的光。
桂海潮的选择,是活成偶像的样子。6岁时躺在山坡上放牛数星星的孩子,在36岁这年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自从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桂海潮就开始“追星”,如今他自己成为神舟十六号载荷专家,撂下“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朴素真理。
王传福的选择,用了20年来证明。站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现场,王董事长终于“可以哭了”,为新能源汽车艰难破冰的种种,也为“豪赌”成功的后怕。“曾经,我们也怕等不到‘春天’”“很多人笑我们,这是在‘烧钱’”……岁月不负奋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
生命是无垠的旷野,选择,是自己开的路、自己看的景、自己成为的人。
所以,选择“选择”,感受“无穷动”的生命,记录不设限的自己。
期待“期待”
当下,人们在热议如何弥合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其实,我们正织就着局中事,更是具体的事中人。致广大而尽精微。全局与一域关联交织,那些双向奔赴、传递温热的动力始终来源于“人从众”,汇聚在“百千万”,驱动着日月年。
人们也在火热地探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有力实践。其实,我们也正是“拼”图的一块,更掌握着幸福的“度量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宏大与细切相交相融,那些顶天立地、敢闯敢拼的故事总是书写于昨今明,投映着你我他,传颂到千万家。
这就是南方+记录的人们。他们中的许多,对2024早有期待,并坚信这份期待立于当下,成于未来:
巴西小伙子约翰·里尔盼望着继续“广交天下”。在佛山哈士奇制冷担任海外业务副总经理的他,在第133届广交会上小试牛刀,拉回大批客人,自此放出要“赢下全球市场”的豪言壮语。他坚信:“只要你够拼,大湾区不会辜负你。”
养殖能手刘定期待着年年有“渔”。去年年中台风“泰利”肆虐后,他和员工登上投资2000万元打造的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海威1号”,只见全是死伤的鱼苗。交了沉重的“学费”,他却越挫越勇,重整旗鼓再出发,终于在年底迎来年鱼大丰收。长期主义者总能摆平“破与立”。
“00后”杨昇海希望有更多“自主开发”。年纪轻轻进厂,扎根微波炉生产线,他在制造业一线奋斗了3年。去年,他与团队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设备为不少中小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来年,他希望智慧能带他走得更远。难走的路不拥挤,难做的事有所得。
“农村CEO”丁球凤想让乡亲们富起来。1994年出生的她,在清远连山石坪村任职刚好满一年,盘活资产、链接资源,和团队将没人气的“空心村”变成“网红村”。她心向往的乡村图景是:前有庭,后有院,出门就有农业公园。
“炒粉姐”唐应琢磨着推出自己的米粉品牌。从毛织厂女工到美甲师,再到全网百万粉丝的“水口炒粉姐”,她是农村女孩到东莞追梦的代表。面对“炒作”质疑,她索性一天炒粉七八个小时。为更好生活,为自我证明,如此可爱可敬。
……
如上,三杯两盏,是为鸡汤,却真材实料,入味滋心。因为,实干者不会“缺斤短两”,耐得住十足火候的炖煮。
所以,一切都会熬出来的。
哪怕新的一年,你仍要缝缝补补,也总会明白,这就是岁月的喘气呼吸;或许偶尔庸庸碌碌,也总会接受,这就是时间的新陈代谢;还可能会感到前路迷茫,也终究会明朗,这就是人间的包罗万象。
所以,保持历史耐心吧。
模糊是清晰的前奏,观望是决心的序曲。有多少山重水复,就有多少柳暗花明。风高浪急,正是对勇者中流击水的邀请。
2024,会更好吗?
会的!只要你笃定!
2023南方+编委会荐读年度精选
【作者】曹斯 李珩丹
【视频】黄泽伟 张瑞威 郑炜良
【海报】郑炜良 刘子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