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地市!

南方+ 记者

日前,在全国工商联系统助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工作推进会上,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其中,江门市位列全国进步最明显的5个地级市之一,是广东省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地级市,受到全国工商联表扬。

据悉,今年是全国工商联连续第5年发布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共有超过14万家民营企业参与调查,评价对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度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得分较上年度小幅上升。超九成样本企业认为,过去一年我国营商环境有所改善,其中,64.2%的企业认为营商环境有非常大或较大改善。要素、政务、市场、法治、创新五大环境评价得分均较上年度有所上升。其中,创新环境得分提升最快,法治环境得分连续4年位列五大环境首位。

与上一年度评价结果相比,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份(按行政区划排序)为: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广西。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按行政区划排序)为:呼和浩特、哈尔滨、南宁、西宁、银川。进步最明显的5个地级市(按行政区划排序)为:德州、鹤壁、黄石、荆州、江门。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是影响经济增长、创新创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江门一直在努力争先进位。2022年,江门营商环境评价综合评分排名全省第6、上升3位。

近年来,江门持续发力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江门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8条”,出台19条“个转企”培育扶持措施,持续推动便利华侨华人投资改革、政务服务跨境通办、跨境金融合作等三项工作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涉侨投资制度改革、全国首创税证离岸远程智能联办服务列入广东营商环境改革经验推广。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转变职能提升效能的应有之义。今年以来,江门加快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办理时间压减65%;进口整体通关效率排名全国前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在全省率先实现“验收即发证”;推广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证、并联审批,并联申报办件率排全省第1。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是优质营商环境的表征,也是法治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全省首推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无缝衔接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建成运营,充分共享深圳国际仲裁院的治理结构、规则机制和仲裁员队伍等国际化资源,推进大湾区法律服务规则“软联通”,为市场主体及全球华侨华人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国际化仲裁服务,打造珠江西岸重要的商事争议解决枢纽节点。

南方+记者 申红洲

◎延伸阅读

江门案例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案例榜单发布

编辑 梁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