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绘景迈,“茶香画境”入梦来 “写生的力量——云南·云端之约” 文商旅各界齐聚云南共赴“云端”之约

多彩湘粤非遗相约
+订阅

04:45

视频 | 孙景波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隆重的欢迎仪式、友好的洽谈沟通、激荡的欢歌笑语、飘香的云茶咖啡,以及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企业家、美术家、文旅专家和各界媒体朋友,让冬日里的云南普洱市热闹非凡。近日,由广东广播电视台移动频道主办、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商会协办、广州市越秀区华乐商会协办、广东广播电视台移动频道刘敏工作室承办的“写生的力量——云南·云端之约”文商旅考察活动在云南普洱市热烈开展。

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街道商会、茅台怀庄集团、广东省健康饮食文化协会、广州市富豪酒店等企业家,国家画院壁画院副院长孙景波、中央美术学院原壁画系办公室主任张明伟、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瑜琪、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郭韵华、知名油画家曾石榆等艺术名家,知名文旅策划运营、独立策展人萧煌,中国新闻社、非遗推荐官、百万粉丝网络主播以及广东广播电视台导演、主持人、记者等媒体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连日来,大家一路考察园区、探访企业、参观基地、沟通洽谈,亲身感知云南、认识普洱。

三张“金名片”引考察团频频点赞

考察团这次赴云南普洱市考察洽谈,一路惊喜、一路感叹,普洱以全新面貌向考察团递出了三张“名标签”,引得考察团成员们频频点赞。

名片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在普洱市,考察团首先以茶为主题进行实地考察。他们潜入古茶林的绿色海洋,尽情感受茶林的生机盎然,与少数民族喝茶谈茶,了解先民们与赖以生存的茶树的渊源。绿意盎然的万亩古茶林,还吸引了考察团一行打卡拍照,大家对普洱茶产业发展新业态和普洱茶文化的魅力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考察团热议的话题。考察团认为,这是云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具体案例,为世界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云南方案”。

名片二:“左手咖啡右手茶”

普洱不仅是“世界茶园”,也是“中国咖啡之都”。考察团一行先后前往政府重点文旅项目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咖啡主题旅游休闲街区、咖啡产业园种植基地及加工厂,深入了解咖啡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情况,以及咖啡品鉴、咖啡豆加工工艺专业知识。考察团了解到,近年来,普洱市在发展咖啡产业方面,已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咖啡主产区。

目前,茶叶、咖啡已成为普洱特色产业,为普洱市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丰富的资源为普洱市做大资源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考察团成员增添了投资信心。

名片三:非遗“软实力”

2023年9月17日,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正式申遗成功。景迈山,作为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以鲜活自然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全球最早的人类种植茶树样本,填补了世界遗产中无农业遗产、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景观遗产的空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彰显了普洱市作为“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的重要地位。

翁基是景迈山上布朗族传统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寨子,海拔1700多米,寨子里有大片的茶山林,能看到绝美的云海。考察团来到翁基古寨,将秀丽壮美的景迈山美景尽收眼底。入冬后,景迈山常常被云海所眷恋。风追逐云雾,云雾描摹山脉,连绵的山峰与奔腾的云海相依相偎。这一动一静间变化万千的云海奇观,让同行宾客们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沈从文在《云南看云》一文中曾这样写道:“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风,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考察团成员们纷纷感叹于景迈山这一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壮丽景观。

活动期间,考察团成员们还参加了一系列文化表演活动。布朗族的悠扬旋律、拉祜族的热情奔放、傣族的婀娜舞姿……这些民族歌舞表演让人们感受到了普洱市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让考察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普洱市的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也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普洱市的独特魅力。

03:54

视频 | 老达保村: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村花”上演自编自导的《抓鱼舞》

承载千年历史,记录万般风情

艺术名家“定格”景迈山之美

这次活动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艺术名家们走进景迈山进行采风写生。他们在景迈山古村落,感受景迈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写生资源。每到一处,艺术名家们挥毫洒墨,分别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描绘景迈山的前世今生和景迈山上演绎的故事,用画笔“定格”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孙景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画院壁画院副院长,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其油画及壁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其中壁画《黄鹤楼史话》获第一届壁画大展大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文论发表数十篇。个人专著有:《孙景波油画选集》、《孙景波壁画——面壁释梦》,主编素描、壁画、教材、画集系列数十余部。

孙教授曾多次赴云南进行写生创作,对云南很熟悉。他表示,对于艺术家来说,这里就是写生的天堂。

“这里的原生态风貌,古镇浓郁的生活灵气,特别适合画家写生。”作为非遗文化景观,艺术家们在景迈山可以实现与自然的无限贴近,能够很好地与当地融合,这也是非常符合艺术创作的根本。

郭韵华,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攻中国山水画教学与创作。出版专著两部,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展览。

李瑜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个人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单项美术展览及省级展览,个人作品被省级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曾石榆,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知名油画家,自由艺术家。

这次“云南翁基·云端之约”,是积极探索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道路的一次有益尝试。接下来,主办方将积极探索“非遗+农文商旅”新路径,希望能以此次“云端之约”为契机,组织邀请更多艺术家交流创作,以及组织更多企业家、能人到各地考察调研,了解更多风土人情,感知更多发展活力,用脚步探寻商机、以沟通谋求合作,以文促旅、以旅兴商、融合联动,谱写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乐章。


文 / 钟紫燕

图 / 刘敏、钟紫燕、金玲

视频拍摄 / 金玲

采访 / 李凌川

责任编辑 / 金玲

南方+ —— 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