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02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暨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州市增城区宝盛国际ICC创新中心举行。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发布了《202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从2012年开始,每年定期编制、出版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已成为中国旅游学界、业界最具参考价值的行业分析报告之一。此次报告首次在广州增城首发,是对增城区域发展和文旅发展的肯定。
地处穗莞深港黄金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增城被誉为珠三角的“翡翠绿洲”。
这座充满诗意和活力的千年古邑,展现了烟火升腾的蓬勃景象,承载了广州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的美好期待。
解读报告:新阶段旅游业发展迎来三大机遇
报告聚焦新时代背景和行业趋势,从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旅游者三个方面,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两个视角分析2023年中国旅游业全面稳步复苏的新发展格局及其韧性特性,并对不同空间尺度的旅游业发展进行全面盘点和系统评价,为国家和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提供参考依据。
当前,国内旅游强劲复苏,全面恢复正当时;跨省出游比例提高,长途游加速回暖;区域分异较为明显,部分省市引爆增长极;出境旅游有序重启,东南亚成热门旅游地。
“2023年,中国旅游经济稳步转入理性繁荣的新阶段。”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研究员乔花芳博士总结到。“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梳理旅游业的当下布局,可以看到三个方面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提供个性化旅游产品。报告提到,“特种兵旅游”正在助推旅游市场复苏。这类旅游形式的特征是时间短(2-3天)、景点多(游览热门景点)、花费少(平均约424元/人)、效率高(更看重“打卡”和“来过”)。此外,市场还有一种“慢旅游”,强调的是深度体验。乔花芳介绍,这说明市场需求体现出多元化特征,需要对应设计个性化产品。
其次,要聚焦需求,调整供给策略。报告表明,各旅游目的地应当持续提升产品创新、文旅融合、跨界营销,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复苏的中坚力量。“例如前段时间火爆的多个地区文旅局局长出镜代言,或是以直播的形式引导市场需求。”乔花芳建议,“增城温泉资源丰富,不妨通过新媒体营销的形式将其打造为网红打卡地,让大家提起温泉首先想到增城。”
此外,要挖掘旅游业的强带动性特征。“探索不同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方式。”乔花芳说,“例如,增城地区可以发掘本地丰富的农文旅资源,将旅游+研学教育、旅游+农业生产有机统一,实现多元协同发展。”
活力增城:山水间绘就人文璀璨新画卷
报告发布后,屏幕上卷轴徐徐铺开一幅长达28米的画作《珠江春韵图》,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展现在观众面前。
据介绍,该画作由增城本土企业家、广东省增城宾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赖洪2016年历时一年创作,展示了横跨肇庆、广州、东莞三个城市的美景,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强烈呼唤。
作为珠江的重要水系之一,东江是增城地区的“母亲河”。汩汩东江水流淌千古,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增城儿女,涵养出增城的人文景观和历史积淀。
近年来,增城着力将优质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多态融合,打造全季全时全域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建成高端温泉度假集群,锦绣香江温泉城、碧桂园金叶子酒店、三英温泉度假酒店、森林海旅游度假区、广州白水寨嘉华温泉酒店等5家高端温泉酒店上榜首届广东温泉企业30强;国家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数量进入全省区(县、市)前五,是广东省唯一入选2023中国休闲旅游目的地十佳典型案例。
仅在今年,增城串联成珠,打造文青潮玩、亲子游学、户外运动、野趣团建、康养度假、增有非遗、红色映纪、诗意禅修、烟火升腾、轻奢露营等十大主题50条精品旅游线路,深度阐释了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亲子研学田园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是广州市唯一入选的路线;“骑遇增城 骑乐无穷”入选“2023中国户外运动十佳精品骑行路线”,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路线。一步一景、一路一色,亮点纷呈,各显其妙。
“2024年将是中国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我们将借助本次活动,挖掘旅游发展新热点与新机遇,助推增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增城区旅游体育发展中心主任谢长红表示。
强强携手:科教加持开启产城筑梦之旅
“增城人杰地灵,自然生态环境优良,高端文旅产业在增城已经悄然形成。”作为承办单位代表,宝盛国际创新中心董事长陈伟表示,“宝盛国际愿意创新、勇于追求,希望在省、市、区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开启新的产城筑梦之旅。”
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吸引众多优秀文旅产业项目的落地开花和本土优秀文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天,现场进行了三项文旅项目合作签约,包括湾区(增城)文旅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建合作、文旅数字创意产业投资、文旅研学与服务共建合作等项目。
湾区(增城)文旅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在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支持下,由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学术机构与专家资源,在增城区发起成立,设立民非组织,主要服务于地方文化挖掘、承接文化与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传播文化与旅游科学知识等工作。依托湾区(增城)文旅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等研究成果发布将常态化落地广州市增城区,相关成果发布会和学术论坛活动打造成增城的文化旅游城市名片之一。
文旅数字创意产业投资合作项目,由广东南方二八九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未来科教投资有限公司与视界光影(广东)文化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签约涉及项目总投资额约7亿元人民币。“我们将联合大湾区众多一流高校,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人物文化挖掘,开展影视投资、数字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文化与旅行融合等方面开展合作。”广东未来科教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金锋提到,借助高校专家资源,企业可提供实践平台,将民俗文化IP化,利用数字化手段、影视形式,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研学与服务共建合作项目,由深研院(广州)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增城宾馆有限公司、广州凯盛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文旅研学的路线设计、文创产品开发、服务共享上展开深度合作,打造创新文旅研学与服务品牌。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林金华表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颖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