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交出“儋洋一体化两周年”成绩单:今年GDP将首破千亿元

粤琼合作
+订阅

12月29日,“聚焦‘更加开放 更有深度’ 推进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海南省儋州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儋州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将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服务进出口、货物进出口和大宗商品贸易分别迈上“百亿、千亿、万亿”级台阶。

这是一份来自“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两年前的12月29日,海南省委作出推进“儋洋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改革决策,如今,儋州在加快儋洋经济圈发展、打造自贸港“港产城科”融合发展先行区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

百天内完成机构体制改革

儋洋一体化,机构体制改革先行。据介绍,一体化改革之初,儋州仅用不到百天时间就基本完成机构改革——

将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7个党政部门、4个派出机构布局在环湾地区,就近服务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方便群众办事。

专门成立了洋浦工作专班,深化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企业、项目提供“一对一”服务,积极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全面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

出台《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若干措施》,重点开展“政企面对面”“集中办公日”“办事不跨区”“有事来找我”,着力提升服务企业质量。

在全省率先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单独赋予洋浦的49项省级行政审批权限拓展到儋州全域。

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据介绍,两年以来,自贸港政策红利在儋州持续释放——

首批11项政策从洋浦保税港区拓展到洋浦经济开发区全域;各类市场主体和个人享受税收优惠近62亿元。

入籍“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43艘,总载重吨超530万,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开通内外贸航线45条。

10个封关运作硬件项目全部如期建成,洋浦港封关项目配套工程开工建设。

洋浦获批全省首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洋浦保税港区成为全省首个进入全国A类行列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起势

如今,儋州洋浦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已经起势——

石化新材料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海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产业链关键节点海南巴陵、京博新材料、逸盛石化(二期)等相继建成投产。

海上风电乘势而上,大唐电力、上海申能等两大海上风电基地开工建设,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亨通海缆等装备制造项目签约落地。

国际健康食品港蓬勃兴起,大庄园等5个项目投产运营,龙大美食等11个项目加快建设,产值突破50亿元,连续两年翻番。

数字经济开局起步,桉菏数控成功签约,润泽自贸港国际数据产业园开工建设。儋州工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盐田港、京东、深农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

儋州目标:2025年工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据介绍,过去两年,随着疏港高速、环新英湾旅游公路支线、环湾快速道等一批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深儋科创中心、环湾新区邻里中心、黄冈高级实验中学等项目开工建设,滨海新区医院、洋浦初级中学建成投用,洋浦国际航运大厦、新福城建成投用,儋阳楼正式对外开放,270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儋州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儋州市市长、洋浦管委会主任陈阳表示,未来,儋州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贸易投资更加自由便利,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到2028年,力争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基本建成,环湾新城建设成形起势;三产协同联动、产业门类特色突出、GDP较一体化前翻一番;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环新英湾建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绿色智慧新城。

南方+驻海南记者 赵威

编辑 见习编辑何嘉琪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