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大塘街道“民企政”创融提升老旧社区服务治理品质、华乐街长者饭堂暖胃暖心日均500人次就餐、白云街创建全市起步最早和覆盖最广的儿童友好街道、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华侨新村居民互助会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共治……越秀区在推动“百千万工程”、促进全域发展中,凝聚多元主体 ,焕发治理活力,致广大而尽精微,治理效能提升,让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民企政共建,深化全域服务治理
大塘街位于越秀区的中心区域,存在着设施老旧、基础维护、资源利用等方面难题。对此,大塘街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要求,紧扣区委制定“激活、优化、疏解”总体发展策略,以全域服务治理试点为抓手,探索越秀“大塘模式”。
每月中旬,大塘街传统党建品牌“党群先锋服务集市”都会在秉正广场举行,目前已经坚持了20年。
大塘街党工委书记何巍介绍,街道逐家逐户上门沟通,充分征询居民意见,组建品质提升委员会,围绕惠民生、补短板深入探讨,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贯彻“共同缔造、共建共享”理念。
为此,大塘街与市城投集团签订《全域服务治理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成立全市首个“全域服务试点中心”,配备专职中心主任,推动服务专班实体化运作,实现“民、企、政”三主体共建。
这天,经常来中山四路一带工作的张先生发现街道里新增了一个停车场,惊喜地说:“过去我总为停车发愁,现在方便多了。”原来,大塘街紧抓闲置资源活化,引进企业运营“大东门”智慧停车场项目,新增规划普通、无障碍、新能源车等共计141个停车位。
“我们深耕微改、闲置两切口,聚焦水浸黑点、公共设施老旧、无障碍适老化设施缺失等民生痛点堵点,支持企业参与到电梯加装、适老化改造、容貌品质社区建设。”何巍说。
“一老一小”,建设和谐友好社区
越秀区白云街儿童友好街道建设从2022年3月起,通过强制度、提服务、保权益、拓空间、优环境、促参与6个方面有序推进,在全市起步最早、覆盖最广,全面推进儿童友好“1+3+6+10”阵地矩阵建设,即1个街道儿童发展中心、3条最美上学路、6个儿童公园、10个儿童游戏角,现已通过盘整街属物业,优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建成了共3层1500㎡的街道儿童发展中心,开展南粤学堂国学公益班等常态化周末营活动和夏令营、冬令营研学活动。推动广九社区儿童公园正式落成并对外免费开放。
位于越秀区的华乐街长者饭堂,自2016年作为全市首批设立以来,已提供了超过30万人次的助餐配餐服务,日均就餐接待峰值达到500人次。为了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饭堂形成了“1+6+N”的服务网络,即1个中心长者饭堂、6个配送点和多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这种服务模式不仅覆盖了全街老年人的助餐配餐需求,还为他们提供了便捷、实惠的餐食服务。
居民互助,“自治”推动“善治”
近日,在享有“中国华侨第一村”美誉的广州华侨新村,有个华侨新村居民互助会,它是由居民自发组织、以解决社区停车难问题为切入点的团体。此外,还通过参与车辆管理、社区安全巡查、上门援助慰问孤寡老人、举办“侨村春意”主题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有效地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则实施“初老服务老老”新模式,依托全市首批建成的颐康中心、长者公益食堂等平台载体,以党员义工为骨干成立长者送餐队等队伍,实现互帮互助、共享养老。
来源:新快报
摄影:钟涌、李文博、胡强明、黄剑
编辑:吴乐思
校对:蒋锦彤
责编:刘思铭
编审:詹苹苹
签发:刘荣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