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联合开展的“缔造未来·校家社协同育人——‘心’望田野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计划”在韶关市正式启动。该计划将首先以韶关市武江区江湾镇为试点,聚焦当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为当地幼儿园、中小学提供乡村协同育人指导支持。
活动现场,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阮红英为江湾中心小学超过40名学生讲授心理健康辅导课《平安校园,拒绝欺凌》。课堂上,阮红英以多元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积极探讨情绪问题的成因与疏导方法。
学生公益心理咨询与辅导课堂后,举行了江湾镇育人工作座谈会。会议由江湾中心小学校长冯爵新主持,江湾镇党委组织委员黄文勇出席。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简瑞燕、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阮红英、秘书长何杰骏,江湾中心幼儿园、小学、中学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参加。
学校代表首先对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过往两年的公益教学支持表示感谢。随后各学校、幼儿园阐述各自学情与家庭教育相关工作情况、痛点,并提出期望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与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支持的方向。
留守儿童比例高、孩子心理隐患多、学校缺少专业心理师资力量支撑、家长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家庭教育意识与认知薄弱,是江湾镇乃至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痛点。学校期望能够得到心理专业师资培训、学生心理健康体系化关爱以及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等公益支持。
阮红英表示,乡村青少年面临许多心理压力与挑战,如父母失陪、就业前景不明朗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出现抑郁、焦虑、自卑、逃避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当地政府与社会组织加强紧密联动,能够有效缓解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状况,加强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阮红英认为,推动乡村家庭教育提升的关键,一在于为家长普法,二在于为家长传授教育方法。针对江湾镇的家庭教育情况,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已对全镇开放“家庭教育星期五例会”公益视频课程,指导家长获取更多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校协同水平。为江湾镇提供10场学生心理健康公益辅导,50次学生心理健康个案咨询公益服务,提升当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年,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与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将结合江湾镇的特色特点,研发乡村家庭教育研学营,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家庭来到江湾镇研学交流,促进城市与乡村家庭教育的双向发展。
简瑞燕表示,伴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乡村家庭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历史机遇期和新的阶段,提升乡村家庭教育质量刻不容缓,希望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与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学术优势与资源优势,推动江湾镇乃至更多乡村地区建立健全“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赋能更多乡村孩子更好成长。
本次公益计划是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对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缔造未来·校家社协同育人”公益项目的社会效益功能性细化与执行,旨在赋能更多农村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才,探索乡村协同育人的“广东模式”,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南方+记者 黄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