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团开平市委牢牢把握改革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带团建为根本方法,以三个“更加”为目标方向,勇于自我革命,持续提升改革实效。
一、充实工作力量,干部队伍建设更加科学
1建强团市委领导班子
多领域争取支持,坚持质量优先,打破编制、级别限制,选优配强实现领导队伍结构科学化,按照“1+2+3”模式在原有1名专职书记、2名专职副书记的基础上,从教育、金融、创新创业等领域中择优选拔3名团市委兼(挂)职副书记,为团的发展注入“新能源”。
2探索团教协作新模式
实现团市委和市教育局班子成员互相挂(兼)职协作,市教育局领导兼职团市委副书记、团市委班子成员兼职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努力破除团队衔接的难点、堵点,构建县域团教协作新格局。
3实现团的力量多元化
集结了11所高校16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共274名大学生,围绕非遗传承、旅游文创、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入基层长期结对开展“三下乡”项目实践;同时,2022年与2023年团市委共择优选拔43位优秀青年分别到全市各乡镇(街道)兼任团(工)委书记助理,充实基层团干部队伍。
二、聚焦素质提升,培育锻造青年更加有力
01理论学习强化思想铸魂
市委书记余中华同志面向青年干部开展专题授课,以党的思想理论武装青年;创新开展“灯塔工程”“微党团课”活动,推出《追忆风华 筑梦青春》《握紧红色接力棒 争当新时代先锋》《传千古文化,筑文明苍城》《劳培挥洒热血,抒写革命底色》《忆红色岁月,书青春芳华》等系列优质党团课,形成团员青年理论学习热潮,往期团课作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于2023年荣获省中学团校“百佳微团课”。
02强化培训提升青年素质
推动党的青年工作理论纳入市委党校课程,强化团干部理论武装和业务知识培训教育,开展团务知识培训班,进行“广东智慧团建实操及答疑”和“义工系统培训”专题授课,夯实业务基础,加强实操能力;召开全市团干部廉政教育大课堂,通过专家讲解、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严防团干部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发生; 推进开展“求学圆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发动24名产业工人报名提升学历,举办2023年开平市“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直播助农电商培训班,面向40余位农村青年骨干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开平经济高质量发展。
03评优评先选树青年榜样
持续开展“两红两优”“青年岗位能手”“青年科技标兵”“青年文明号”“团建创新”等团内评优评先活动,挖掘团内先进典型。其中,开平市赤水镇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开平市人民检察院团支部被授予“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开平市民政事务服务中心冯小燕、开平市第一中学学生冯伊琦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同时,共有7个集体被授予“江门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称号,9名团干获评“江门市优秀共青团干部”,25名团员获评“江门市优秀共青团员”,4个集体获评“江门市青年文明号”,并有427个集体与个人荣获开平市各类团内荣誉。
三、立足基层一线,联系服务青年更加有效
1持续做好直接联系团员青年工作
2023年团市委深入基层走访调研46次,全面覆盖镇(街)、市直、学校、两新等各条战线团组织,联系青年700余名,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帮助青年实现“微心愿”,实现团干与团员青年“面对面”,团组织与团员青年“心连心”。
2丰富和拓展共青团工作开展形式
搭建线上树状社群网络,设立23个活动型青年社团,创新开展青年夜校品牌项目,按照青年之家提供场所、青年社团提供青年、青年夜校提供内容的三“青”共建模式,精准把握青年活动交友需求,当前已开展化妆、健美操、瑜伽、飞盘等4期青年夜校课程,2023年全市青年之家共开展活动1262场,直接覆盖青年11773人次。
3“青”字号品牌项目助力青少年成长
常态化开展青凤归巢、三下乡、青年玫瑰节、心灵灯塔、青年文化咖啡节等 “青”字号品牌项目活动。其中,开展“行走开平·发现家乡之美”“创业就业调研”等活动16场,参与人次8000余人;发布500余个“返家乡”“展翅计划”实践岗位,助力40多位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开展返乡大学生技能提升、市情调研大赛、志愿服务等“青凤归巢”暑期系列活动20场次,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
【来源】共青团开平市委员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