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东稔山范和村:全市人口最多行政村的致富秘籍

广东乡村
+订阅

道路干净整洁,村内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特色公园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登上猪山,整个乡村美景尽收眼底,范和村被高高低低的村宅紧紧包围,远处的海面上闪烁着粼粼波光,古韵新风在这里交相辉映,这是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的和美村景。

范和村地处大亚湾畔、稔平半岛西北端,下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万多人,是惠州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在枕山面海和地产丰饶的优势下,这个村吸引了50多个姓氏落户安家。

由于产业根基牢、乡村基础强、基层治理稳,范和村入列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重点村,先后获得“中国古村落”“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卫生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今年11月,范和村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名单。范和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华连介绍,该村结合实际,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推动形成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逐步提升、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在产业发展方面,范和村通过整合古村风貌、田园风光、海洋生态、民俗文化等资源,重点打造古村观光、果蔬采摘、骑行出海、赶海捕鱼、晒盐下棋等体验式旅游精品,打造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服务片区,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组织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将荒废的耕地、盐田改造成高水位海虾养殖,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村民多渠道增收。

在基层善治方面,范和村着力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的工作优势,创新运用“网格治理法”,组织党员把服务群众工作做细、做深、做活,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热情;同时,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协助调处邻里矛盾方面,采取道德教化、情理结合方式不断推动乡风文明进步。

走访当天,来到了范和村的一处水产养殖基地。面前连片的虾棚一眼望不到边,工作人员正在打捞一批九节虾出塘,这些虾个头均匀、硕大饱满、活力十足,经过打包、承重后,将“乘坐”冷藏货柜车销至深圳市场。

“我们现有工人40人,一半以上都是范和村人。”养殖场技术员肖强介绍,该养殖场现有养虾水体约70亩、共39个养虾池,养殖有金刚虾、白虾等品种,平均亩产可达5000多斤。按照当前市场行情,不同种类的虾批发价在20-50元/斤不等,年收益可观。

“目前,村里仅养虾产业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5亿元,村民参股人数200人左右。”陈华连说,范和村依托物业、闲置土地出租等方式,实现年集体收入约60万元,该村计划引进矿泉水厂、酒厂等项目,进一步做强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家门口就业,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编辑:黎   晓

审校:胡   海

来源:南方+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