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在教育“双减”中积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今年3月,《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点亮”行动全面启动,逐步覆盖全市33个镇街(园区)。通过深入实施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体系、深化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加强科学教育品牌建设五大任务,市镇同频共振,努力打造全市协同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体系。
今年9月,东莞成功举办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倾力打造科学教育新场景、新语境、新动能。各镇街(园区)携优质科学课程、特色科学活动、优秀科学作品等特色与成果参展,亮点纷呈。
为全面展示各镇街(园区)科学教育阶段性成果,推动东莞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南方+推出“科学教育镇街行”系列报道,凝聚东莞科学教育“镇”能量。敬请关注。
“空气还有这么大的威力”“快让我试试”“我终于成功啦”……11月16日,流动少年宫第41期走进樟木头百顺小学,空气大炮、磁力炮力轨、电碰迷宫、冲天飞箭等趣味十足、干货满满的十几个科技项目让同学们激动不已,一场“玩趣味科技 探科学奥秘”的科技之旅在校园内开启。
一直以来,樟木头镇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给学生搭建各种科技竞赛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各校的科学教育工作得到蓬勃发展。樟木头镇有公民办学校10所,包括1所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1所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1所东莞市科普标兵学校、1所东莞市创客培育学校、1所广东省科幻绘画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1所广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1个科学名师工作室。
聘请科普副校长,助力全镇科学教育工作发展。樟木头镇聘请了5位优秀科技教师担任各中小学科普副校长,发挥科普副校长的桥梁纽带作用,引进校外优质资源,助力学校科学教育工作发展。
建设各类科教场馆,提升校园科普文化氛围。樟木头镇积极建设和升级改造学校科学实验室、创客室和手工制作室等科教场馆,保障科教创新实践研究,提升校园科普文化氛围。
落实科学课程建设,打造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基于STEAM理念和PBL模式,结合樟木头镇教育品牌特色,开发各校科学特色校本课程和活动拓展课程,融合创新教育特色课程,构建科学“品质课堂”模式,优化学校整体科学课程结构。
开展多级科教活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依托校本资源、地区资源,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之下,积极开发建立多种多类、多个专项科学教育活动。结合学校科技节、品牌学校开放日、展示交流等活动,展示樟木头镇科学教育成果,促进交流。
近年来,樟木头镇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得到系统化、有序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镇区各中小学每年举行校园科技节、定期更新科普展板和科技长廊展览,积极承办、协办和参加各级航空航天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空天科技活动氛围。
近三年,樟木头镇各中小学组织开展及承办市镇级科普活动13场,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竞赛,成绩斐然:获国家级奖励31项、省级208项、市级106项、镇级86项,9位科技老师分别被评为国家省市镇级“优秀指导老师”,先后获得12个国家省市镇级的科技模型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奖”。其中航空航天相关科技竞赛获奖总数达323项,2022年12月,樟木头镇实验小学成功创建“广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
【策划】东莞市教育局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
【统筹】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撰文】黎晗 林群贤
【通讯员】樟木头镇教育管理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