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金融+公证”模式,汕头借力“赋强公证”为银企解忧纾困

南方+ 记者

“有了‘赋强公证’的加持,以后快速实现债权有了保障,也降低了实现债权的成本。”在一宗涉及银行、债务人、抵押人、保证人四方的银行借贷纠纷中,汕头市粤东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为其办理“赋强公证”并及时出具了公证书,促进事项解决,而债务人也因公证处的介入服务使其实现了债务重组。

这是汕头运用“赋强公证”快速化解金融纠纷、推进诉源治理开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对融资的需求与日俱增,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防范风险需求也更加凸显,“赋强公证”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有预见性地、高效地化解金融纠纷、处置不良资产这一重大课题的有效答案。

赋强公证

积极探索“金融+公证”模式,是汕头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大局、中心的重要举措。据悉,近年来,汕头公证处和汕头市粤东公证处办理的银行金融类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公证的数量呈现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既防范和减少了金融风险,又能不经诉讼直接作为人民法院的执行依据,节约司法资源,降低金融债权实现成本,提高实现金融债权效率。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汕头市司法局与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汕头市金融工作局、汕头银保监局联合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服务金融风险防控的意见》(下称《意见》),就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服务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作出部署,共同保障公证服务金融工作健康发展。

如何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将《意见》落到实处?汕头公证部门步履不停。今年以来,汕头公证处与商业银行经过多次研究探讨,在该行出台了办理赋强公证的业务流程指引,并规范该行内部办理流程和法律文书文本,为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赋强公证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日前,汕头公证处派员前往该行,为债权人及相关债务人、担保人办理赋强公证。

此次公证的办理,是汕头公证处助力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对于提升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加大重点产业信贷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汕头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贡献公证力量。

赋强公证

接下来,汕头公证部门将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运用公证职能优势规范业务发展、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纠纷争议,持续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并不断健全各部门间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搭建起解决金融债权纠纷的“快车道”。

▍链接:什么是赋强公证?

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简称“赋强公证”,是指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法律赋予公证机构的一项特殊职能,是国家强制力在公证活动中的体现。赋强公证是公证三大效力之一,与法院生效判决、仲裁裁决具有同样的执行效力。经赋强公证的债权文书,可以不经诉讼直接成为人民法院的执行依据。

南方+记者 蔡沚彦


赋强公证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