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一瓶陈年佳酿,融合了许多理解和宽容,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家就像一棵大树,不断地滋润大地与生活;家是一个温馨、团结的集体,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张少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一名志愿者。张少敏坦言:“我觉得十分的遗憾,因为平时要工作,有许多的志愿活动感兴趣却又参加不了。”就是这样的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家庭和身边的人,做正能量传播者。
热心公益 言传身教
五年前,张少敏因“积分入户”政策与志愿服务结缘,参加过形形色色的志愿服务,久而久之也寻找到个人价值,如: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医院、社区服务。
张少敏感叹国泰民安很重要,印象深刻是新冠病毒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她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做了2个月的志愿者,当时病患多,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人早早在路边或者门口等候,内心十分惆怅。“我觉得每一次的志愿服务,都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跟着社区社工下村给长者测血压血糖,能学习到相关测量和保健的方法,也学习到如何跟长者们沟通。”后来,张少敏热衷于参加禁毒宣传服务,认为毒品的预防教育要从小抓起,不断增强全民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能力,非常有意义。
与此同时,张少敏坚持认为社会实践很重要,所以她会带着孩子一起做志愿服务,比如去佛山妇幼保健院当助教老师帮助脑瘫儿童康复治疗,就给了孩子非常大的感悟,也从中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又如防疫时大规模核酸的志愿服务,孩子非常想一起参加,但因为年龄太小参加不了,感到非常遗憾。
家庭和谐 育子有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风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品行的培养以及终身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张少敏夫妻在儿子年幼时就达成共识,一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另一方会给予尊重,不过多干涉。犹记起在儿子读幼儿园时,某一次丈夫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过程中张少敏并没有阻止,静静地在旁边看着。事情过后她积极做好调解工作,不仅从丈夫处了解事件起因,也会关心儿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夫妻俩的育儿观念比较一致,即便觉得对方的教育方法确实不对,也等到对方把事情处理完了之后,再和对方好好沟通,表达自己的看法,交换意见。
孩子犯错也不会轻易责怪,而是帮助他们主动挖掘其中原因让其改正。同样的,父母犯错了也应该放下面子向孩子真诚道歉。张少敏形容亲子关系应该是除了像朋友间的相处,也要保持父母的威严,这样孩子有事才会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
因托管班比较忙,为减轻张少敏的负担,平日丈夫和两个孩子在家会主动承担家务,丈夫更会每天下班后到托管班帮忙,晚上一起收拾整理好再回家,有如此体谅妻子的丈夫,二人相处十分和睦。
四口之家
乐于助人 深受信任
在儿子上小学时,张少敏在石(石肯)小学对面开了一间小卖铺。因小学放学时间较早,经常会见到很多学生站在学校门口等家长接,有的学生更会等到六点左右。张少敏看到如此情景,于心不忍。于是,她在儿子的班群里发信息告知其他家长,如有迟来的,她可以先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小卖部看管,分文不收。
一开始,这些孩子在小卖铺里看电视,慢慢地他们会主动围在一起做作业,张少敏也会做小点心、水果给孩子吃,有空时帮忙辅导作业。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家长们看在眼内,纷纷鼓励张少敏索性开托管班。因此原因,张少敏的托管班一眨眼就是第九个年头了。
“虽然我的托管班环境不是最好的,但家长们都很放心把孩子交给我。”张少敏自豪地表示。开托管班期间,有的学生足足辅导了六年,有的即便已经不再托管,张少敏还是和家长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他们有育儿的烦恼都会主动咨询,用真诚付出获得家长的信任,并介绍给其他朋友。
张少敏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用自己的爱心,互帮互助互爱,携手共进。
采访者感受
甘煜婷
在探访完张少敏的情况后我得知,她是一个热爱热心公益的一个人,只不过是平常自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在交谈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她在生活中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一个人。
苏秀蕾
在探访完张少敏的情况后我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去做志愿者这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让你能够和社会接触,能够遇见各种不同的事情。在不断的接触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学识和经验上的帮助,为自己之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往/期/回/顾
石(石肯)社区“最美家庭”,让幸福溢出来
【“至爱”家风故事】用爱和温暖奉献家人
【“至和”家风故事】相互陪伴,和谐幸福
END
桂城街道石(石肯 )社区
“锦绣石(石肯)·幸福+”服务计划
项目简介
党建引领下,项目以“133”为核心服务理念(打造1个幸福社区,构建“个人、家庭、社区”3个服务网络,惠及儿童青少年、妇女及家庭3个群体)搭建社区服务体系,为儿童青少年搭建社区实践及参与平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及综合能力成长;为妇女及家庭搭建支持网络及学习平台,促进家庭和谐发展。发挥党员、巾帼及团员等多元力量,推动社区儿童青少年和妇女家庭关注和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融洽发展,打造“家庭和美、党群活力、文化自信”的幸福石(石肯)社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