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区位优势,又有人才利好;既是夜间集市,又是创业孵化平台——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今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以加快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为目标,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重大历史机遇,聚焦“湾区所向”“深港所需”“盐田所能”,打造了深圳市首个以“港风港味港潮流”为代表特色的“小港夜”项目。
位于盐田区西南部的沙头角街道,因“日出沙头,月悬海角”而得名。其辖区内沿深圳与香港边界形成的“中英街”素有“特区中的特区”之称,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知名度。据了解,即使拥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沙头角街道文娱消费发展仍不够充分,尤其是“夜经济”并不发达。
盐田国际创意港有一空置广场,紧邻中英街、沙头角口岸。沙头角街道与运营方接洽,初步定下在此打造深港融合消费场景方向。在盐田区委、区政府组织下,包括盐田区市场监管局在内的各部门通力合作、全面推进,从今年4月底确定项目、改造场地,到6月22日,用时仅两个月,“小港夜”项目便正式落地。
据盐田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小港夜”是由盐田国际创意港和一群“95后”“00后”香港创业青年共同打造的深圳首个以港风港味为特色的双创夜市街区,也是疫情放开后深圳首个最大批量核发食品摊贩登记证的夜间商圈。它既是夜间集市,更是创业孵化平台。一方面,通过“夜市+”模式,“小港夜”融入港风文化、艺术表演、美食休闲等元素,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另一方面,该项目立足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建设,依托盐田国际创意港打造深港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双创”孵化基地和香港青年创业平台。“小港夜”运营方不仅免去了创业者在集市摆摊首月的摊租、水电等费用,还为创业者提供了包括房屋、设备等在内的“拎包办公”入驻服务,并安排专业指导和培训,做好全周期就业创业服务,帮助青年走好创业之路“第一步”。
“小港夜”实现夜间集市与休闲娱乐相融合,划分了文创消费区、特色美食区、音乐广场区、游乐休闲区等,约1万平方米的场地引进了近40家港风商户及 200多款本土特色美食、文创商品,创造了近百个就业岗位,共计吸引3万余市民前来打卡消费,吸引央视、港媒、深圳卫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不仅有力促进盐田区夜经济发展,提升了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知名度,成为深圳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也让更多香港青年看到深圳创业前景,促进深港合作落地。
按照“小港夜”项目协调发展工作部署,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提供食品安全专业指导和培训,督促经营者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查处食品安全等违法行为,打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上下一体联动,确定发证模式。盐田区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发挥食药安办“指挥棒”“业务专家”作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多次组织街道、主办方召开协调会,邀请市市场监管局有关人员到现场指导,根据现行法律规章,结合场地条件等实际情况,提出相对更经济、可行的发证模式,即由街道办发放食品摊贩登记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证前食品安全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及证后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消费维权。截至2023年7月7日,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街道办先后为沙头角“小港夜”发放40张食品摊贩登记证,是深圳市最大批量核发的食品摊贩登记证地摊商圈,为其他区地摊经济发展提供了“盐田经验”。
内外同向发力,确保规范经营。盐田区市场监管部门多次组织沙头角“小港夜”商户召开食品安全培训告诫会,宣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列举常见投诉举报案例,指导提醒主办方、商户合规经营,严格落实“四要四不要”,即要做好信息公示、明码标价、健康管理、索证索票,不要虚假宣传、超范围经营、抽烟、浪费食品。此外,还在现场发放事先制作好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台账登记簿、禁止吸烟、信息公示栏等资料,帮助主办方和商户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强化源头监管,严控食品风险。沙头角“小港夜”开业、办证前,盐田区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人员多次到现场就场所布局、设施设备配备、加工经营等提出要求和建议,并在晚上、周末、节假日等时段,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巡查,保证监管不缺位。盐田区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一街一车一室”及志愿服务U站作用,加强“小港夜”项目及周边餐饮单位食品原料、成品及餐具抽检,重点检测微生物致病菌等项目指标,2023年7月31日至2023年11月7日,累计抽检488批次,不合格23批次,其中餐具大肠菌群不合格21批次、食品沙门氏菌不合格2批次,及时拦截不合格食品、餐具流入消费者餐桌;压实主办方食品安全、消费维权主体责任,督促主办方建立健全高效的消费维权先行赔付等处置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盐田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市场监管局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持续为“小港夜”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主动探索,大胆改革创新,从市场准入、监管衔接、质量基础服务等方面为港企港人北上消费发展提供支持,为促进深港融合发展、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泠汐
通讯员 陈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