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人的八年援青情

南方医plus
+订阅

深冬的青海迎来寒潮,来自广州的曾诚医生一下飞机就直奔青海省妇幼保健院,这已经是他第15次沿着熟悉的路线来访。每一次,青海省妇幼保健院的医护都会在院门口迎接,只为向曾博士献上来青后第一条哈达。

自2015年在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而今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青海工作站建设奔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妇科主任曾诚将岭南罗氏妇科学术理论运用于青海的医教研工作之中,造福当地百姓,也与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作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的第四代传承人,曾诚努力让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的红木棉,嫁接到青海,再结丁香花。

曾诚在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出门诊。

曾诚在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出门诊。

一天半行程满满

接诊56人,完成6台手术

从路灯摇曳的清晨到深夜,来青的一天半时间里,曾诚接诊了56位病人,完成6台手术,其中有3位患者在曾诚下榻的酒店守候,结束诊疗已是晚上11点半。曾诚每次来青海的行程都是步履匆匆,无缝衔接。

诊室外的廊道上坐满了来自各州县患者。虽然手术和门诊时间排得非常满,但他都尽力为每一位患者解忧。一位不孕症患者对诊疗方案有疑问,曾诚拿起诊台上的教学模型,耐心解释治疗机理,直到病人点头。

“每次跟曾博士交流完,都觉得心里特别有底,对康复很有信心。”赵女士是曾诚的忠实病患,不仅自己多次接受治疗,还准备带青春期的女儿来调理。她说因为放号有限,如果这回见不到曾博士,她已经做好买机票到广州看诊的准备。

手术台上,曾诚也随时做好医患沟通。一位69岁的老年患者被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巨大盆腔肿瘤。家属听说曾博士擅长微创手术,慕名而来。但考虑到肿瘤体积大且性质不明,并不适合微创,曾诚当即跟家属深入沟通,说服他们选择开腹手术。他特地做了“迷你”切口,既不违反肿瘤无瘤化原则,完美快捷完成手术,又满足老太太的美容需求。

曾诚带领团队手术。

曾诚带领团队手术。

曾诚最不希望耽误患者的救治。手术和门诊分别在两座楼的不同楼层,时间有限只能穿插安排。他担心门诊的患者等得太久心生怨气,更担心错过手术患者的麻醉时机,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穿着手术室的单衣单裤,抄近路从露天过道跑回诊室。零下19度的寒冷,高原缺氧、干燥的环境都被他抛到脑后。

留下中医火种

分享超40个临床协定方

曾诚与青海结缘,始于2015年。当时,他受中组部/团中央委派作为第十六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在他的主导下,该院临床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妇科手术从年平均不到10台,到一年手术126台,妇科年门诊量从2000人跃升到逾8000人次,中药房、中医妇科、中医妇保科、中医儿科、从无到有,4层的门诊综合大楼,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

挂职结束后,曾诚牵线联系国家级中医流派岭南罗氏妇科,挂牌成立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青海工作站,将岭南罗氏妇科“调经、种子、安胎、止带”学术理论运用于青海的医教研工作之中。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广府文化影响,善于应用中西汇通的诊疗思路,擅长补肾健脾法治疗妇科血症、痛症、不孕、流产等临床疑难疾病。基于青藏高原地区干旱、寒冷、缺氧的气候特点,临床疾病谱系与岭南地区有一定差别。曾诚用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青海省地域环境特点,在应用中医学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理念指导下,反复分析高原患者证型,提炼归纳西北患者“寒、湿、瘀”的特点,亦不乏虚实夹杂、脾肾两虚,制作了40多个临床协定方并在全院分享,用于全院妇科、妇保、内科综合的中医诊疗。

在导师罗颂平教授指导下,曾诚与同为博士团成员和罗氏妇科传承人的广中医一院周英教授,将罗氏妇科8个四季膏方引入青海省妇幼保健院,结合青海本地药材和疾病特点,灵活变通,使广东膏方本土化。

此次出诊,因岭南罗氏妇科膏方和经验方需求火热,该院药房41种中药“断货”。曾诚及时对协定方作了调整,将成方中的活血止痛药物救必应、两面针改为三棱、莪术,或王不留行、路路通,止血药岗稔、地稔改成茜草、海螵蛸等,使疗效不打折扣,满足临床需求。

“享受被需要的感觉”

自掏腰包建立人才培养基金

曾诚每年都会抽出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周期性来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开诊,无偿坐诊、手术、带教、讲座。他将这份情节归结于病人和高原地区医生的需要,“这就是被需要的感觉,而我也很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

他身体经历过4次大手术,常常自嘲“我是没领残疾证的残疾人”,但无论是气候严寒、高原缺氧,还是腰椎不适、轻浅睡眠,都阻挡不了他抽空奔赴青海的步伐。行李箱角落里,他常备助眠药,“答应了八点手术开始,我一定保证睡眠,个人状态不能影响手术和门诊安排。”

曾诚在参加博士团、挂职青海一年时间中,奔波农牧区9000多公里,完成37场巡讲,下乡培训州县医生300多人次,临床带教诊治门诊病人5000余人次,手术示范带教三、四级疑难手术126台,开展新技术7项。

为了提升帮扶效果的延续性,建立长效机制,为青海地区培育更多的医疗人才,他前后安排当地127名医护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轮训学习,妇科、儿科、药学、ICU、护理等骨干11人到广中医一院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进修学习。同时,毫无保留地将协定方和所有讲课课件赠予医院,并制作200多个手术视频供医护学习,邀请广东专家分5批次赴青开讲座。

受访者供图

为了提升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鼓励中标新课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曾诚自愿捐赠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柔性引进领军人才项目支持经费35万元,成立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曾诚人才培养基金”,并四处募集社会友好人士捐赠,助推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目前,他已累计向基金无偿捐赠和募集资金达184万元。

鉴于曾诚的特殊贡献,青海省妇幼保健院为他颁发了建院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特殊贡献奖”。2018年、2022年,曾诚还先后获评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柔性引进的青海省政府“高端创新人才”领军人才、杰出人才。

“曾诚博士来到青海后,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精尖的学科技术,不仅让医院的妇科从单纯的保健常规门诊诊疗,到手术加中医妇科全方位开花,也让产科、儿科等各学科水平再上新台阶。我们非常感谢曾诚博士的这份大爱和无私情怀。”青海省妇幼保健院院长赵成茂评价道。

【记者】江玲

【通讯员】刘苡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江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