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风度书房府前分馆揭牌,让热闹的韶关市区新增了能享受阅读时光同时品茗、尝咖啡或开展文艺活动的“共享”空间,让读者在一个书房实现N种体验;今年10月,位于新区长塘湖畔的韶关风度书院正式启用,短短两个月间,“我自南来——郭莽园艺术作品展”“漫月之城公益音乐会”“灵秀之歌·方楚雄林淑然作品展”等高品质文化活动的相继开展持续丰富着市民的文化生活;临近岁末,风度书房始兴沈所分馆的启用让始兴县又多了一座“围楼里的风度书房”,也标志着始兴成为韶关首个实现风度书房乡镇全覆盖的县……风度书房作为韶关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已成为市民和游客可学习、可参观、可休闲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该项目入选2023年度韶关“百千万工程”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韶关市区风度书房一隅。韶关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供图
近年来,韶关市不断对照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风度书房”品牌,着力构建“家门口的图书馆”。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的94间风度书房已实现中心镇全覆盖,总体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并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韶关市在不断提升“风度书房”形象的同时,整合资源力量,持续推进风度书院、风度书吧、书屋等建设,打造“书房+书院”模式,助推全民阅读形成梯次搭配,通过“小书房、大风度”来彰显城市气质,点亮市、县、镇、村公共文化新风尚,绘就文化惠民新画卷。
创新建设方式,打造文化品牌“新地标”
风度书院坐落于韶关武江区黄沙坪莞韶城天子岭长塘、佛塘湖畔,绿水环绕,书韵悠扬。邵轩供图
坐落于韶关武江区黄沙坪莞韶城天子岭长塘、佛塘湖畔,绿水环绕,书韵悠扬,风度书院坐拥一片带状水域,背山面水,有着180度视野的自然景观和极佳的地理位置。作为广东省第二批重点打造的岭南书院,风度书院是莞韶对口帮扶建设的公共文化项目,也是韶关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新探索。风度书院启用以来举办的多场画展和文化活动为韶关的文化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创造了新的契机,与韶关市星罗棋布的“风度书房”形成“书房+书院”模式,进一步擦亮“风度”公共阅读空间系列品牌,打造具有韶关特色的文化品牌“新地标”。
风度书房乳源鹰峰社区分馆一隅。唐音 摄
得益于韶关突破传统阅读,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建设方式创新公共阅读模式。一馆一风格、一馆一特色,风度书房凭借极具个性化的创新理念,开到了城乡各个地区、角落,开到了市民群众的家门口。韶关市不断探索实施“政企共建”“企业援建”“个人捐建”等模式,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扩大社会参与面;短短数年间,风度书房品牌已从市辖区逐步拓展延伸到县(市)、镇(街道)、村(社区)、厂矿、公园、景区。
目前,全市94间风度书房中,其中85间利用国有(集体)场所建设,9间利用企业和个人免费提供场所建设。截至目前,共接待143万余人次,外借量20余万册。
创新管理模式,构建文化传播“新范式”
“这边的书籍很丰富,多媒体设备也很齐全,我们在这里阅读,可以享受很好的、很静谧的、很舒服的阅读时光。” 始兴县沈所镇居民唐云凤喜欢阅读,近日,风度书房始兴沈所分馆的启用让她很是高兴。该风度书房原为建于1892年的“忠恕阁”围楼,书房内独特的客家文化、文旅资源、非遗特色与现代书房有机结合,灰白色的砖石混合墙面、整齐有序的书本、方便快捷的阅读设备相得益彰。至此,始兴县在韶关率先实现风度书房乡镇全覆盖。
风度书房始兴沈所分馆内读者在尽情享受阅读时光。钟清城 谭爽 摄
无人值守、扫码入馆、自助借阅、“刷脸”借书,这些智能元素是每间风度书房的“标配”。数年来,韶关积极探索建立营运管理机制和标准评价体系,确保风度书房有专人管理、有标准营运、有规范服务。先后制定的《韶关市风度书房建设选址要求》《韶关风度书房建设和服务标准》《韶关市推动风度书房在各县(市、区)落地建设工作方案》等制度,让风度书房在设计、建设、布展、服务、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标准;建立“总监控”和“图书馆联盟建设”双平台管理体系,搭建统一技术平台,整合市、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实现书刊统一检索和市区内书籍通借通还;建成“风度书房智慧中心”,利用信息化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及读者自助等多种便利化服务。在这里,门禁系统实时记录着入馆人数,还与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结合。在一键应急呼叫系统里,只需按下求助键,系统另一头就有工作人员立即接通解答。
风度书房一隅。韶文旅宣供图
目前,韶关市辖区内所有风度书房均可通过身份证、借书证、微信二维码、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入馆和借阅,保证读者的阅读便利。同时,通过大数据科学分析和研判各书房读者特点、活动流量等,弹性制定各书房的开放时间,以智能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真正实现市民群众阅读“零门槛”“无边界”,构建文化传播“新范式”。
创新运营机制,提升文化服务“新品质”。
“我和孩子都很喜欢风度书房的环境,有时间就会来,打卡不同的书房,像在这里点上一盏香茶或一杯咖啡,找到一本好书慢慢品读,就很惬意。有时还能遇上有趣的主题沙龙,学摄影、体验手工乐趣等。”市民黄秋燕坐在风度书房府前分馆点赞道。
风度书房府前分馆让书房变身成一个新的休闲文化场馆。邵轩供图
2022年,韶关市将风度书房的改造提升纳入到“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的工作任务中,选取熏风路分馆、利民分馆、峰前路分馆、马坝人遗址分馆和韶州公园分馆等5间风度书房进行改造提升建设试点,在书房原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上,增加图书、文创售卖功能,引进轻饮食以及开展系列文艺交流和推广活动,探索引入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入驻风度书房,提供更加人性化、多样性的服务,进一步优化书房功能。今年,风度书房府前分馆的正式对外开放,将书房空间的“共享性”贯穿其中,融入多功能读书厅、文艺活动区、文化休闲区、咖啡饮品等多元功能区,让书房变身成一个新的休闲文化场馆。其馆内的空间设计美得可以打卡出片,手作、亲子沙龙、书友会、小型音乐会等活动让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很是心动。
风度书房马坝人遗址分馆一隅。唐音 摄
韶关市依托“风度书房”着力开展文化推广活动,创建“风度沙龙”“风采学堂”等活动品牌,以每周1期至2期的频率在书房常态化开展活动,积极与韶关市五月诗社、市朗诵学会、韶关学院等合作,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今年来,全市风度书房已累计举办“风度沙龙”活动19场、“风采学堂”活动22场,吸引读者参与2700人次。
在风度书房韶州公园分馆开展的“风度沙龙”摄影课堂吸引众多读者参与。唐音 摄
南方+记者 唐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