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潮涌鮀城 润泽城乡沃土

南方+

寒潮来袭,汕头一夜入冬。然而,这座城市并未因寒风而停止忙碌的步伐:纺织服装企业的工厂里,工人与生产设备一刻不停为来年订单生产货品,一件件衣服在流水线上完成从面料到成衣的转变;玩具创意产业园区内,“黑灯工厂”不见人影,唯有现代化智能设备在车间里默默制造着一个个精巧的玩具;南澳岛深海区域,一眼眼直径近百米的养殖网箱里,数万条海鱼畅快游曳,远处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整齐排列,待风起时振翅而飞……

产业发展活力迸发,离不开金融的支撑。今年,汕头金融系统锚定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目标,聚焦工业产业、“三农”发展、镇村帮扶等重点领域积极创新机制、产品、服务,为助力强县兴镇富村、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澎湃金融动能。

海洋牧场深海网箱上,渔民收获众多优质海鱼。  受访者供图

海洋牧场深海网箱上,渔民收获众多优质海鱼。  受访者供图

 ▌强产业动能 带动项目加速跑

经济高质量发展,汕头如何破题?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产业体系现代化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汕头市致力于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支撑高质量活力特区建设。为此,汕头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之路,规划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力求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和优化,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背景下,汕头金融系统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以“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为重点,于今年4月成立5家制造业融资服务中心,专设制造业金融服务产品,对制造业重点项目提供利率优惠、构建绿色审批通道,为全市优质制造业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11月末,汕头5家制造业服务中心发放贷款294笔,金额达4.79亿元,为企业融资减费让利214.86万元。

不仅如此,对于重大项目这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压舱石”,汕头金融系统常态化对接融资需求,开展各类政银企项目对接会,畅通产业融资通道。截至11月末,汕头金融机构共为72个市级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达241.42亿元。

有了金融支撑,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据汕头市统计局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1.9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近七成,同比增长9.2%。

广东昂斯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昂斯新材”)是汕头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厂房规模不算大,但研发部、检测部、设计部、智能车间等一应俱全,且多与技术研发相关。记者走进昂斯新材研发部,看到工作人员在测试材料的韧性,一段拇指大小的橡胶材料被机械力臂拉伸成细丝,一旁屏幕上显示着全过程的拉力数值变化;而在检测室,样品则会被送进不同特殊设备中,分别经历着高温、低温、强碱等仿真恶劣环境的测试……

据了解,昂斯新材在鞋材、皮革、车衣、离型纸等多领域均有技术突破,先后被认定“广东省鞋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产品在市场上有不俗竞争力。

“自主创新的路不好走。昂斯新材能成功,政府的支持、金融的扶持至关重要。光靠企业自己,90%的结果是失败。”昂斯新材总经理、技术总负责人陈旭斌告诉记者,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转化周期长,技术型企业常常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窘境。有了金融的支持,企业才有底气放心大胆干。

 增金融供给 奏响城乡“协奏曲”

12月中旬,在汕头市濠江区滨海街道的一家美发店里,几名理发师精心为顾客洗头修发,其忙碌的样子以及理发器发出的“嗡嗡”声,让人感觉寒意全无,唯有一份悠闲舒适,暖人心脾。这里是市民林泽忠的美发店,开业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虽然日子一天比一天忙碌,却也代表着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从菜市场摊贩转型到美发店老板,这段经历对林泽忠来说是人生的巨大突破。而这个突破,得益于新农村建设融资服务中心的信贷支持。

“以前想做生意没足够的本钱,多亏了融资服务中心的帮助,才能让创业的想法化为现实。”林泽忠一边忙着生意,一边抽空回答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开店的时候生意不是很理想,但是现在好了许多。我对未来也有更美好的期待。”

新农村建设融资服务中心瞄准新农村建设领域加大信贷,林泽忠的创业故事便是其中的生动注脚。而包括新农村建设融资服务中心在内,汕头共有5家“百千万工程”特色融资服务中心,聚焦海洋产业、玩具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渔业等区县特色优势产业,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出特色信贷产品。

在濠江里前社区,新农村建设融资服务中心助力里前种养合作社开启了现代化生产车间升级改造进程;在潮阳区谷饶镇,纺织业融资服务中心为18户纺织类客户投放贷款1.06亿元;在澄海,玩具业融资服务中心为玩具企业提供了超4000万元的信贷支持;在南澳,海洋产业融资服务中心与渔业融资服务中心向海图强,深蓝掘金,共同推动汕头海洋牧场建设,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居民要富足,产业要兴旺。小到一个市民的创业增收,大到一个产业的壮大发展,皆有着金融在背后的强力支撑。截至11月底,5家“百千万工程”特色融资服务中心共放款284笔3.5亿元。

此外,汕头推动金融资源下沉区县村镇,以党组织共建、“粤智助”投放、金融特派员派驻、三资平台对接、整村授信5项工作为抓点,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步”、精准对接“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构建“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乡村服务格局。

 ▌优担保服务 织密“三农”防护网

拼经济、抓发展、惠民生,近年来,汕头保险业持续扩面、增品、提标,在服务城乡协调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稻育秧保险、蔬菜气象指数保险、雷击灾害救助保险和政策性狮头鹅养殖保险、地方特色政策性牡蛎台风风圈与价格指数综合保险……越来越多的涉农险种在汕头相继落地。

汕头狮头鹅、卤味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离不开金融支持。  受访者供图

汕头狮头鹅、卤味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离不开金融支持。  受访者供图

田间地头,企业工厂,在汕头“百千万工程”的不同战线上,活跃着大批保险业工作人员的身影。

“政策性狮头鹅养殖保险确实给养殖户减轻了不少生产经营压力,现在养鹅要比以往踏实得多。”4月份,澄海区东里镇狮头鹅养殖户黄先生拿到了首笔政策性狮头鹅养殖保险赔付的66150元,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由于天气变化,他养殖的147只狮头鹅病死,而保险赔付款基本覆盖了损失,有效帮助他弥补损失,并为后续投入养殖生产资金提供支持。

当前,汕头农业保险从“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延伸。以政策性牡蛎台风风圈与价格指数综合保险为例,由于汕头时常受到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威胁,牡蛎养殖户的收益不稳定,市场价格波动容易导致“丰产不丰收”,而该险种便能为牡蛎养殖户转嫁台风及价格风险,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发展乡村振兴保险产品,努力构建多层次农民保障安全线,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助力“百千万工程”的保障作用,是汕头金融保险业的重点工作。

除了各类农业保险,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作为2023年广东省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之一,在汕头各级政府与各承保机构通力合作下,当前汕头市83.25万户农户的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承保率为100%,赔付金额达71.17万元,有效帮助受灾农户重建家园。

城乡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银行信贷支撑提供大步前进的自信与动力,同时也需要保险服务减少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尤其是对小微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来说,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物,便是想要申请融资也是一件难事。汕头立足实际,聚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力推广“政银保”“政银担”项目完善企业融资的增信措施,引入保险机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担保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23年11月底,“政银保”累计放款509笔共计8.36亿元,“政银担”合作贷款累计发放395笔共计7.36亿元。

数读

◆截至11月末,汕头各项贷款余额2944.41亿元,同比增长7.55%。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540.93亿元,同比增长11.69%;投向“三新两特一大”产业余额371.02亿元,同比增长22.64%

◆截至11月末,汕头涉农贷款余额463.28亿元,较年初增长12.98%;普惠型涉农贷款119.28亿元,较年初增长27.99%;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2.57亿元,较年初增长15.12%

◆截至11月末,汕头各农商行共向汕头市各行政村(居)派驻814名“乡村金融特派员”,实现全市村居100%覆盖。通过普惠金融户户通个人建档累计142.4万户,个体工商户及企业建档累计10万户,为665个村(居委)整村授信,用信余额7.84亿元

◆截至11月底,汕头“政银保”累计放款509笔共计8.36亿元,“政银担”合作贷款累计发放395笔共计7.36亿元

◆截至11月底,汕头农业保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辖内农险保费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86%;赔款支出1.13亿元,同比增长近1.4倍,惠及农户超4万户次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汕头监管分局、汕头市金融工作局)

 记者观察 

金融耕耘乡野间 共筑乡村振兴梦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的痛点。近年来,汕头金融系统着力破解乡村金融发展短板,书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汕头追逐高质量发展目标、奋战“百千万工程”的道路上,有无数金融工作者日夜兼程的身影:

数百名乡村金融特派员上山下乡,奔走在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学习使用智能现代化设备,查询个人信用,满足农村融资需求;隔三差五,便有一个个红色摊位出现在校园、社区、企业、商圈、农村,在汕头的街头巷尾,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手拿着小册子向过路市民普及金融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多样的方式主动宣传,做好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教育。

更不用说,汕头金融机构主动上门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定制专属信贷方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光阴荏苒,日月如流。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这一年,汕头特色产业欣欣向荣,城乡发展活力澎湃,离不开金融的俯身弯腰、躬耕细作。未来,汕头金融也应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后盾和有力保障,在新征程中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更多金融助力。

 一线实践 

海洋牧场金融服务赋能海上新汕头建设

金融护航 向海图强

作为本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农行汕头分行紧跟政策导向,紧密结合广东省分行服务海洋发展“十条措施”,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为建设海上新汕头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

今年以来,农行汕头分行高度重视海洋牧场金融服务,分行一把手上阵亲抓、统筹协调,带队走访汕头市农业农村局、市水产行业协会等机构,逐户走访海洋产业领域客户。先后设立了“海洋产业融资服务中心”、成立了金融服务海洋牧场专班小组,负责专业指导、产品设计和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农业银行跨越城乡的独特优势,建立完善信息交流机制,对跨区域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建立市、区(县)专项服务团队,共同做好客户和项目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今年5月份,该行针对海洋牧场行业融资需求,签订金融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20亿元,成为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对接会现场唯一一家与汕头市水产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的银行。同时,积极对接区域内海洋牧场重点企业,签订专项合作协议,达成金融合作意向14亿元。

加大全链条信贷支持力度

从海洋种业、饲料装备,到水产养殖,再到冷链物流、预制菜,农行汕头分行根据海洋牧场和养殖户特点,积极推行“服务海洋牧场十条措施”,出台专项信贷政策,给予专项授信安排,探索推出海域使用权、深海养殖设施等抵押担保方式,创新推出海洋牧场发展贷款系列产品,实现产业链全覆盖,批量解决上下游养殖户、加工企业等融资需求,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融合。该行强化行业前端支持,为水产第一行业水产养殖、饲料农户贷款1.38亿元,惠及主体1200余户。同时,该行促进行业发展延伸,积极支持水产第二行业,先后对接汕头市某水产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某食品有限公司等水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户,发放贷款合计近18亿元,惠及主体141户。不仅如此,该行还先后支持了某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某农产品物流园、某水产品供应链产业园等水产冷链物流行业合计超14亿元。

联动协作赋能海洋牧场发展

该行积极对接政府对海洋牧场建设专项债项目发行计划,主动参与承销,实施“专项债+”综合服务,发挥多元化经营优势,以专项债项目承接主体为核心企业,链式对接做好配套融资服务。

在服务模式创新上,持续加大银政、银担合作力度,组合利用风险补偿资金、产业基金、政策性担保等机制,探索创新海洋设备、海洋滩涂、海域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产品,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该行积极采用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链捷贷、“惠农e贷”等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加大海洋渔业信贷投放。

该行还组织参加广东省分行主办的“‘银企共航 向海图强’服务海洋牧场十条措施发布暨银企合作签约会”,与本地相关企业签约确立业务合作关系,切实做到“以实实在在的金融投入,助力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广东高地”,继续扛牢金融使命,更好地为海洋企业、养殖农户和产业链条上‌‌各类涉农主体提供优先贷款支持和线上线下综合金融服务,为推进海洋强市建设、打造海上新汕头贡献更多的力量。

南方+记者 谢嘉龙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龙湖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