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珠海有传说中涅槃的“凤凰”

珠海香洲
+订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鸟语花香共谱城市乐章。

让无数追梦人驻足扎根的美丽香洲,

也是各类鸟儿魂牵梦绕的可爱家乡。

你想认识这些鸟类邻居吗?

带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崇,

让我们

用光影记录、用镜头捕捉、用故事讲述、用科普解读,

在街头巷尾、在山色林间、在滩涂湾畔、在碧海长空,

与鸟儿在香洲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吧!

有网友留言说

曾在花丛中看见过蜜蜂大小的鸟

嘴巴呈针管状的

“唔!他应该是看见太阳鸟了”

太阳鸟,全世界共有14种,中国有6种分布。因它们常不停地挥动着短圆的小翅膀,轻捷地将长长的嘴,伸进花蕊深处吸食花蜜,或悬停于半空,或倒吊身子等高难动作,简直和美洲的蜂鸟一模一样,同时还具有短距离倒飞的能力,被人们誉为“东方的蜂鸟”。

珠海本地能够观赏到的太阳鸟仅有叉尾太阳鸟一种。

叉尾太阳鸟分布于我国四川、云贵、两广、福建、海南和港澳等地,栖息于低山丘陵至山脚平原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热带雨林中开花或有寄生植物的乔木树冠上,常见于果园、花圃等人工绿地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混杂于绣眼鸟群中,活跃却胆小。爱吃花蜜和其他植物分泌物,有时还会吃一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叉尾太阳鸟在珠海是留鸟,但很多人却未曾见过,除了因叉尾太阳鸟生性胆小,食物链过于单一外,主要的原因是其太过于小只。叉尾太阳鸟体型纤细,成年雄鸟体重仅5至7克,体长9至11厘米,雌鸟较雄鸟小1/3左右;细长微弯的嘴,喙先端约1/3呈细锯齿状,嘴舌为细长柔软的吸管状,能长长的延伸至花蕊中吸食花蜜。

叉尾太阳鸟的美主要集中在雄鸟的羽衣,雄性成鸟头顶至后颈间为绿色,具盾状鳞片,带金属光泽;背羽绒黑,腰呈鲜黄色,翅为暗褐色,外缘为橄榄黄,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呈金属绿色,在不同光照下变幻出多种色泽,或蓝或绿或紫。叉尾太阳鸟的叫声也满是重金属的味道,连续急促,类似打击乐器里面的钵所发出的的高颤音。

民间又称太阳鸟为小凤凰,传说太阳鸟是凤凰涅槃后的化身(关于凤凰涅槃、太阳初升,以及太阳鸟追随太阳飞翔的民间故事在此不再赘述)。俗话说龙凤呈祥,凡是凤凰出现的地方,一定会带来吉祥,太阳鸟就是这播种爱的鸟。其有细长微弯的嘴和管状的长舌,吸食花蜜为生,不经意间就为植物传授了花粉,生物学家又称太阳鸟是带翅膀的“月下老人”。

叉尾太阳鸟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级别:无危。

珠海市区目前相对集中的观赏点在海滨公园一带,集中于冬春季节樱花及野生的冬红花盛开时节。

叉尾太阳鸟主要以花蜜为食,决定了其必终身围绕着花而生。平时可多留意辨别有哪些花是产蜜的,亦可通过是否有蜜蜂等光临吸食花蜜等现象进行观察。同时,叉尾太阳鸟生性胆小,还需要有掩护的场所,所以一些山边的大花树或花丛更容易被叉尾太阳鸟所选择。

选择花期正旺的产蜜花丛,于适当距离安静守候,静待叉尾太阳鸟大驾光临。有时一天两天拍不到也属正常,毕竟野生鸟类不是模特,人力无法控制其行为。这也就拍鸟不确定性的乐趣。

叉尾太阳鸟觅食时非常活跃,于花丛间穿插跳跃,常常会被花瓣、树枝树叶遮挡。建议将相机的对焦模式设置为单点或中心点对焦,找准并锁住鸟的眼睛为对焦点,适当提高快门速度以防止运动模糊。通过观察鸟的行为预判其行动方向,提前做好拍摄准备。

编辑:苏敬涵

设计:何倩仪

初审:杨莹、刘爽

复审:王彪

素材来源:阳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