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黔货入湾的火种|黔货入湾记③

贵州省驻粤办事机构
+订阅

18家企业参加培训者过半为总经理、董事长、合伙人等实际负责人;不光有理论培训,还提供企业急需的资源渠道对接……近日,为期3个月的2023年黔南优品“品牌主理人”训练营项目在贵州黔南圆满结营。

这是黔南州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以下简称黔南驻广办)针对意向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黔南企业,首次在大湾区举行的培训项目。

孵化训练营开营仪式现场。

“我们的孵化项目就像夜空中的萤火虫,虽然微小却充满希望,我们将久久为功,努力照亮黔南优品入湾的前行道路。”结营仪式上,黔南驻广办负责人的一番感言令在场受训学员深有同感。

为何要“舍近求远”将培训地放在大湾区?企业负责人为何愿意千里迢迢赶到广州,参加为期数月的培训?南方+记者为您揭秘训练营背后的深意和故事。

“黔货入湾什么最宝贵?人才!”

2021年,中央调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明确广东负责结对帮扶贵州。粤港澳大湾区旺盛市场需求和庞大消费力,为贵州名优特产提供广阔市场空间。然而要想杀进充分竞争的大湾区市场,并非一件易事。

今年27岁的黔南布依族姑娘王晶对此有着切身感受。她大学毕业后加入黔南供销集团从事凯口香米销售,但长期为销路而发愁,2020年一笔来自广州200万元大订单,让公司看到了广州庞大的市场从而决定让她常驻广州。“真正接触湾区市场后,发现家乡企业差距几乎是全方位的,比如对客户响应速度,湾区同行能做到以小时计,而(黔南企业)最快也要第二天。”

随后,王晶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公司产销策略,如在广州设立仓库、常态化销售团队,仅仅两年时间,公司在大湾区年销售额就达到近2000万元。“贵州企业、产品要走出大山、走进大湾区,必须靠近市场,积极与湾区接轨!”回顾两年的“探路”经历,王晶如是感叹。

学员们正在进行训练。

黔货入湾“探路者”经历,引起了黔南驻广办的关注,也直接催生了2023年黔南优品“品牌主理人”训练营项目。

“事业都是人干出来的。要做好‘黔货入湾’这篇文章,关键要有一批了解大湾区市场的人才。”黔南驻广办负责人介绍,通过广泛的走访调研,他们了解到不少黔南企业有进军大湾区市场意愿,但普遍对市场需求不了解、产品定位不清晰、销售策略较为传统等问题。

为此,黔南驻广办聚焦粤黔消费协作痛点——人才问题,联合黔南州相关部门,推出了黔南优品入湾孵化项目——2023年黔南优品“品牌主理人”训练营,希望通过一批“营销能手”,以消费协作为抓手,更好地助力黔南优品出山入湾。

“通过训练营,我找到了合作伙伴!”

为了让训练营精准帮扶到有需要的企业,黔南驻广办前期面向黔南州内农特产品企业广泛发布“招募令”,举办了黔南优品“品牌主理人”选拔赛,邀请广州、黔南两地政府、企业代表精准的评选出了18家具有代表性和市场潜力的企业进行孵化。

林涛是黔南一家从事种植、加工、销售真空鲜食玉米的企业负责人,据她介绍,公司此前正准备开拓大湾区市场,无意间从朋友圈看到招募信息后,主动报名并顺利入围。“收获很大,不仅在商业认知和底层逻辑有了新的认知,通过办事处链接了更广阔的资源渠道,今年在大湾区签订10万根玉米销售订单。”林涛笑着介绍。

今年9月,训练营在广州正式开班。除了一周的集中培训课程外,还利用约三周时间组织学员在粤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资源对接活动。18家入围企业参加培训者一半为总经理、董事长、合伙人等实际负责人。

参训学员现场交流。

贵州贵定敏子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史锡娇介绍,集中培训邀请了12位商业大咖现场授课,内容非常契合企业需求,如商业模式、市场营销、品牌定位、销售实操、直播带货等。“通过这次培训,我找到了合作伙伴,培训的导师与我合作成立公司,正好弥补了我们的短板。非常感谢黔南驻广办提供的机会。”史锡娇说。

随后的实地考察和资源对接阶段,黔南驻广办组织学员参加广州“光彩大篷车”迎中秋庆国庆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暨秋冬订货会、黔南好粮油走进湾区招商推荐会、消费帮扶活动等推介活动,精准对接广州本来生活网、中洲农会、中华传统好食品广东省推广中心等15家企业。

“经历了一次贴近实战的培训、发掘了一批潜在客户、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老乡,让我更加坚定‘出山入湾’的决心和信心。”谈及上个月训练营收获,王晶如是总结。她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孵化,企业找到了新方向,实现从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变,下一步将通过订单拉动供应链,走小而精的市场,培育中高端消费者群体。

将持续做好第二批、第三批孵化项目

黔南驻广办负责人介绍,通过三个月培训孵化,已有部分企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贵州水家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孵化,在大湾区成功拿下300万元的酸汤订单;贵州御麦粗粮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功链接了更广阔的资源渠道,在大湾区成功上架20余个销售平台,签订近10万根玉米销售订单,销售金额达30余万元;贵州青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孵化营的加持下,调整产品设计、价格体系、营销模式,产品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包装现已全面上线。

学员参观贵粤荟·广州馆。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黔南驻广办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做好第二批、第三批孵化项目,持续为消费协作赋能,努力让更多黔南企业“走出去”、黔南产品“看得见”、黔南品牌“叫得响”,助力黔南与大湾区市场实现长期的东西部协作共赢。

据悉,本次训练营是黔南州继在广州设立“黔南好物·大湾区展示中心”后,为推动“黔货出山”推出的又一项创新举措。今年8月,黔南州特色产品展销服务馆——黔南好物·大湾区展示中心在广州市海珠区和丰大厦4楼揭牌。该展示中心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展示了农副产品、茶、酒、刺梨、预制菜、文创、非遗七大类共计132款黔南特色产品。

黔南全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是广州市的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城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中国天眼”等旅游资源,以及都匀毛尖、龙里刺梨等特色产品。

南方+记者 占文平

通讯员 覃淋 潘先万

编辑 翁子媛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