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区委全会: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新突破

南方+ 记者

2023年12月27日,茂名市茂南区委九届五次全会召开,茂南区委书记廖述毅作工作报告。

12月27日,茂名市茂南区委九届五次全会召开。

省委提出“百千万工程”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对照这一目标安排,接下来这一两年十分关键。此次全会给出了新的思路举措,明确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新突破,朝着“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稳步迈进。

2024年茂南区“百千万工程”如何取得新突破?南方+为你解读。

深刻感受

“百千万工程”是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不二法宝

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就是“百千万工程”。

2022年12月8日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经过一年来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茂南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回顾总结是为了更好出发,全会报告梳理了四个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聚焦城乡建设,城乡融合取得新进展;聚焦比较优势,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聚焦共建共享,社会赋能取得新进展;聚焦实干争先,作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茂名市茂南区蹄疾步稳打造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效益明显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供图

茂名市茂南区蹄疾步稳打造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效益明显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供图

这一年,茂南区建强“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推动全区上下开展实体化运作。坚持以县域为发力点,深化与禅城帮扶协作,携手敲门招商,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建设得如火如荼;以镇域为突破口,通过以金塘镇和羊角镇为示范,带动全区美丽圩镇建设;以乡村为基本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215条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和美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梳理一年来的实践经验,茂南区有着深刻的感受:“百千万工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茂南实践的总抓手,也是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不二法宝。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茂南区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百千万工程”是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和价值实现工程,必须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抓出实效,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抓好“头号工程”,必须强领导抓落实。迈向新阶段,全会强调,要强化领导、团结一心,为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强保障;全区上下要树牢“一盘棋”意识,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狠抓产业集聚

向“万亩千亿”产业集群目标迈进

“百千万工程”的主阵地,在于县。壮大县域经济,除了大抓产业还是大抓产业。

历经多年发展和积淀,茂南区已经培育了石油化工、高岭土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建成了五大园区,形成了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茂南区石化工业园航拍图。茂南石化工业园管理中心供图

茂南区石化工业园航拍图。茂南石化工业园管理中心供图

锚定目标,向“万亩千亿”产业集群迈进。全会报告单独提到——尤其是绿色石化,要尽快实现“万亩千亿”产业集群目标。“万亩千亿”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目标首次提出,以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成为茂南区“百千万工程”的重点落实方向。

固本强基,发挥特色优势。2023年,茂南区绿色石化碳材料产业集群成功申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眼下,茂南石化工业园的扩园提质、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的配套设施建设及中非高岭土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集群正成型成势。

8月1日,茂南招商“铁军”正式成立。

8月1日,茂南招商“铁军”正式成立。

加快茂南驻禅城区协同创新中心(反向飞地)建设,打造茂南大湾区产业招商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茂南乡贤驿站;围绕茂名石化等“链主”型企业,建立动态资源要素储备库,开展产业链招商,主动出击敲门招商……全会报告提出,要深化与禅城对口帮扶协作,抓紧成立区金融产业促进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奏“百千万工程”交响曲。

产业集群,不仅意味着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更意味着产业链分工、协同、效益等业态布局的聚集。

茂南区把制造业当家贯穿“百千万工程”始终,还体现在做好“土特产”文章上:

——加快建设食品加工产业园,重点抓好肉联厂搬迁和罗非鱼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建设,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

——在鳌头、金塘、山阁等镇布局种源及示范推广工程,全力推动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将种子研发基地落户金塘,逐步发展成为粤西水稻种源基地。

农产品加工、农业种业齐心协力向园区、向镇域集聚,将为挖掘提升品质优良的茂南“土特产”,创响“茂南优品”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向心力”。

新的阶段推进“百千万工程”,茂南区既要以城带乡,又要以工补农,精准发力、务求实效、久久为功,不断巩固扩大新优势。

提档升级城乡品质

推动“中心城区”向“城市之心”发展

梳理全会报告可以发现,一半重点在产业发展,一半笔墨在城乡联动。并且基调明显:在茂名“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中,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战场优势,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推动“中心城区”向“城市之心”发展。

茂名市茂南区站南片区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崛起,刷新了城区新面貌。南方日报记者 邹祥亮 摄

茂名市茂南区站南片区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崛起,刷新了城区新面貌。南方日报记者 邹祥亮 摄

要成为“城市之心”,城乡基础设施考验“硬实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则关乎“软实力”,核心在于联动城乡融合的承载力、辐射力、吸引力有多强。

——基础设施是城乡融合的“脉络”,需先行。配合茂名市加快主干道建设及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持续攻坚打通“断头路”,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推进商业综合体建成城市经济集聚区,加快修缮提升河西片区工矿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加快书房岭森林社区建设,这些都是茂南区绘就城区扩容提质要下的大手笔。

——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是城乡发展的肌理,需精细。不仅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扩容提质工程,办好学校,还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新综合楼建设,做强医院。另一方面,持续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打造“好心网格”服务管理示范点,加快推进“一长四员四室”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两手抓、“两不误”。

以镇域美丽发展带动全域出圈出彩——梳理全会报告,镇域美一度成为高频词。

茂南区积极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图为金塘镇油城墟一角。梁伟镇 摄

茂南区积极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图为金塘镇油城墟一角。梁伟镇 摄

以“一镇一示范点”推进“四沿”地带风貌提升;在羊角、城南、站前、高山、红旗、新坡等6个镇街,打造环境治理风貌提升示范点;用好“一四五”工作法,推动金塘镇典型镇规划建设,示范带动全区乡镇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茂南区以“镇域”为探索切入点,更好地统筹区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推动区镇村一体发展,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转化为“潜力板”。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省委把“百千万工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于茂南而言,必须强领导抓落实,全会号召全区上下真抓实干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打造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效益明显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茂名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记者 杨金凤 通讯员 余玉明 陈璇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郭晓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