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补能焦虑,比亚迪做了这些创新

南方+ 记者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用户对高效补能场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不增加用车成本,实现补能场景的拓宽?

12月26日,比亚迪在一场技术沟通会上介绍,通过800V高压平台、升压快充、双枪超充、复合直冷,以及脉冲自加热五大技术,已经超前构建了全能充电体系。比亚迪历数了多年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用户在真实使用中遇到的补能问题,还阐述了如何为用户创造更快、更安全、更便捷的全场景高效补能技术。

目前,充电桩主要分为自建桩超充方案和公共桩快充方案两类。前者因超充桩覆盖面有限且建设周期较长,难以真正上规模,车企自建桩最大仍停留在万级规模。而公共充电桩的百万级网络又受限于国标,功率提升范围十分有限。基于此背景,比亚迪开创性提出“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充分利用庞大的公共快充桩生态,以“升流”方案提升公共桩大功率快充效率。

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不依赖自建超充桩,并适配国内公共快充桩,无需改变硬件,车辆可以同时插两把充电枪,大幅提升充电电流,使得整车突破公共快充桩国标最大250A的电流限制,最高可实现充电电流翻倍至500A;结合国内主流的80-120kW公共快充桩生态,通过双枪超充技术可实现充电功率翻倍。

据悉,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有A+B两条充电回路,两条回路可独立运行,也可同时工作,A和B快充口对称式的布置在车身后部左右两侧。单枪充电模式下,采用双枪超充技术的车辆与普通单枪车辆无异;双枪超充模式下,双枪车辆可根据车辆自身需求智能调用第二把充电枪的输出能力,使整车的充电电流翻倍,达到整车最大充电能力。

双枪超充技术核心优势在于不改变公共快充桩原有硬件基础上,通过两根充电枪同时充电,将普通快充桩升级为“超级快充桩”,实现充电功率翻倍。双枪超充技术不仅充分利用国内公共快充桩庞大资源,便捷提升充电速率,极大丰富了用户超充的场景、提升了超充的易得性,为用户带来超充体验的全面进化。率先在腾势N7上应用的双枪超充技术,单枪模式下通过升压充电实现高达150kW的充电功率;双枪状态下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30kW,15分钟最高补能350km,并同样适配全国公共快充桩比例超95%,大幅拓展超充使用场景,轻松获得高效充电体验。

针对动力电池谈“温”色变困局,比亚迪采用“内部加热法”,复用整车高压拓扑,驱动电池与电驱之间产生高频脉冲电流,由内阻产生热量给电池加热。比亚迪历经5年研发,凭借多年深耕电动汽车所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实现拓扑层、电芯层、驱动层、控制层的四大层级融合控制,其优势是升温速率更快、加热更加均匀,加热效率也更高。

南方+记者 邵玉梅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