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选育管用”机制,全链条培育基层团组织大学生兼职团干部

鼎湖发布
+订阅

自启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团肇庆市鼎湖区委聚焦干部来源多样化,积极拓宽团干部来源途径,动员在外青年大学生返乡实践,选聘鼎湖籍在校大学生到镇(街道)、村(社区)兼职团干部,区内各级团组织挂职、兼职、聘用等各类编制外工作力量比改革前增加2倍。

一、系统谋划,精准优“选”在外大学生返乡实践。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常态化动员联系鼎湖户籍大学生的制度机制。2023年初,通过本地中学发动联系等方式组建120余人的鼎湖区大学生联合会,经选举产生11名理事会理事。研究制定《肇庆市鼎湖区大学生联合会章程》,规范大学生联合会运行管理。利用寒假和暑假组织2次“情系鼎湖 筑梦返乡”家乡行活动,吸引100余人/次鼎湖籍大学生报名参加,通过参观辖区喜珍电路、德邦坚农业等企业以及肇庆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提高鼎湖籍大学生对鼎湖区情、鼎湖产业发展的认识,充分调动青年大学生回乡就业、回乡创业的积极性。精准岗位对接,助力大学生返乡实践。依托“展翅计划”为返乡大学生提供见实习和就业岗位308个,在“返家乡”平台和“鼎湖青年资讯”微信公众号发布实践岗位,充分发挥鼎湖区大学生联合会的宣传发动作用,60名在校大学生依托“返家乡”平台匹配上岗实践。面向全国高校选拔一批鼎湖籍全日制在读大学生,兼职各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经岗位汇总、公众号发布招募、宣传发动、个人申请、材料审核等环节确定面试人选。团肇庆市鼎湖区委联合镇(街道)等用人单位,参照乡村振兴志愿者线上面试模式,统一组织大学生进行线上结构化面试,最终聘任广东科技学院黄晓彤等23位同学为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兼职副书记,聘期一年。

二、协同推进,精心培“育”基层团组织兼职团干。团肇庆市鼎湖区委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岗前培训,专题学习基础团务等内容,还邀请了鼎湖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董永琦作基层工作专题辅导。联合区人社局开展“有为青年·学霸讲堂”活动,邀请华为终端公司肇云区域总经理、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郭兴国现场授课,给广大学子提供学习的平台。邀请肇庆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导师张伟彬为大学生们作专题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突出实践育人,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以镇(街道)、村(社区)兼职副书记任组长或副组长组成6个调研小组,共联合60余名返乡大学生围绕鼎湖区“百千万工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团肇庆市鼎湖区委为每个课题团队安排2000-3000元的资金保障,划拨到各镇(街道)专项用于开展该课题所需的租车、购买宣传物料等。6个调研小组最终形成6份高质量调研报告,在活动结业仪式上集中展示比拼,其中,以鼎湖区体育公园、肇庆新区网红夜市为调研点的《发掘地摊经济可行性,助力鼎湖青年职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荣获一等奖。

三、激励约束,精细“管”理激发大学生干事创业热情。

基层团组织兼职团干实行团肇庆市鼎湖区委和服务单位双重管理机制,用人单位每半年向团肇庆市鼎湖区委反馈工作情况。建立“鼎湖区大学生暑假实习交流群”“鼎湖区兼职团组织副书记联络群”等微信群,不定期推送区情介绍、就业实习等信息。印发《鼎湖区团干部考核管理办法(试行)》,覆盖体制外团的工作力量,围绕思想政治、作风品行、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方面,大学生基层团组织兼职团干聘任期满后,通过年度工作述职、团员评议的方式进行测评。综合评价等次为“好”的,团组织和服务单位给予一定激励,在评优评先、推荐后备干部推荐人选时予以倾斜,同时,建立团区委储备人才库,表现特别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将作为团区委兼职副书记储备人选。

四、集结力量,精确使“用”为基层注入青春活力。大学生兼职副书记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全力协助做好基层团组织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线上利用“智慧团建”系统协助做好基础团务的日常管理,线下累计协助服务单位组织开展禁毒、防溺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等宣传13次,开展公益培训、社区研学、护河等志愿服务15次,以及协助开展“相约乡村 缘聚凤凰”乡村振兴残疾人公益活动、经济普查、创文、文艺汇演、义诊等工作。团肇庆市鼎湖区委组织的鼎湖区“浓情七夕,爱载鼎湖”交友活动也邀请了坑口街道兼职副书记黄晓彤担任主持人。大学生兼职副书记的加入为鼎湖区基层团组织一线工作注入了青春活力和强劲动力。

下一步,团肇庆市鼎湖区委将持续鼓励返乡大学生积极参加政企实践、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引导返乡学子根植家乡、服务家乡,丰富社区青春行动活动载体,为鼎湖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