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物局答南都:全省34处不可移动文物受到地震影响

南都即时
+订阅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作为文物资源大省的甘肃,文物受灾情况如何,牵动各方关心。对此,12月26日,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仇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介绍了全省文物受损情况排查的最新情况。

仇健介绍,截至12月26日17时,全省共排查发现受到地震影响的不可移动文物3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处;其中,没有整体性的坍塌、毁坏,主要为古建筑的墙体开裂、砖头掉落、瓦片跌落等情况。可移动文物方面,排查发现震中的积石山县博物馆内,有11件馆藏彩陶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此外,地震对该省部分文物保护利用设施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同样未出现建筑倒塌的情况。总体来看,受损文物数量相对较多的是震中所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其附近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另涉及定西市、陇南市、武威市、庆阳市、白银市等市州。

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紧急下拨部分文物保护抢险资金,甘肃省文物局正在对文物受损情况进行整体评估,之后会针对受损的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分门别类地制定修复方案,尽快完成修复,渡过“非常时期”。

南都记者了解到,12月26日上午,受甘肃省积石山县6.2级地震影响而关闭7日的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已重新对外开放。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专家已前往积石山县博物馆,帮助修复地震中跌落受损的馆藏文物。后续文物保护工作逐渐开展中。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