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体育特色学校如何走在全国前列?12月25日,佛山市教育局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高级中学一楼会议室举行打造全国知名体育特色学校现场会,观摩了狮山高级中学体育特色运动队训练、狮山高级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现场测试;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南海区西樵民乐小学、广东顺德德胜学校、高明区沧江中学、狮山高级中学汇报打造体育特色学校情况。
如何进一步发挥体育特色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打造更多新时代高水平体育特色学校?佛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表示,要增强办好学校体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要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在更高水平来推动“五育”融合;要做好体制机制、课程体系、师资、运动队、训练和竞赛、运动时间、社会资源、现代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全方位的要素保障,把每所学校都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现场观摩。 王雅铄 摄
经验分享
以体育人实现学生多元发展
近年来,佛山大力推动中小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优势项目领跑全省。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体育示范学校12所、体育特色学校188所,其中足球特色学校145所、篮球特色学校36所、排球特色学校5所、省级体育推广学校126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82所。如何打造全国知名体育特色学校?现场5所学校分享了经验。
“龙狮精神”入魂,“五育”融合育才。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以“狮书画乐戏”为特色课程,开展一年两度的体育节,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项以上的体育兴趣特长。注重培育具有“五一”特质、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学校的特色体育校队从300人发展到2300人,先后获得“全国体育示范学校”“禅城区标杆学校”等荣誉称号。
“乡村从不缺乏天才,而是缺少照耀到天才头上的那一束光。”从一所濒临倒闭的乡村薄弱校到成为一所全国有名的素质教育名校,民乐小学挖掘岭南乡土资源,开发体艺校本课程。“每天一节体育课+一次大课间、每节气一个挑战、每季度一场竞赛、每年度一次盛会”之外,每年推出一台原创舞剧,一首原创乡土音乐,让孩子们在作品中传递乡土情怀、家国大爱的精神品质,激扬外来务工子女昂扬的生命状态,唤醒师生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作为第一批“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德胜学校体育一体化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人生体育,精彩人生”,注重打造多元发展培育全人的育人特色,设置各阶段的一体化特色培养目标,设立德胜人生体育运动等级奖,打造的“三练五评四反馈”体育家庭作业平台,为孩子精准推送不同的作业内容,学生健康体质水平不断提升,运动技能掌握更好,校内外比赛成绩不断攀升,教师的科研专业水平也得到不断发展。
德胜学校经验介绍。 王雅铄 摄
沧江中学秉持“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工作宗旨,坚持学术引领、课题支撑、规范化教学的工作模式,贯彻“阳光与自信并举、健康共智慧同行”的体育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化、体系化的建设。该校注重“体育”与“心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设置“鲲鹏奖”表彰各类运动会打破纪录的学生,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呼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狮山高级中学走“以体育人”“体教融合”之路,安装智慧体育系统,牵头成立“狮山高级中学体育特色教育集团”,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创立“大湾区体教融合创新实验班”,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约共建“体教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基地,连续三年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培养出5个世界冠军,让站在不同起跑线的学生赢在终点线上。
强化保障
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特色学校
近年来,佛山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学把握校园武术发展方向,在全省率先提出构建佛山武术特色教育体系;通过校园武术特色学校创建、师资队伍建设、特长生培养、武术教育科研、武术竞赛等方式,打造了具有全国示范和引领意义的发展样态与育人生态。现场为第三批佛山市校园武术特色学校颁发牌匾。
佛山各校将以人人掌握“一套拳”、校校开展“一套操”为核心,重点围绕校园武术“七大目标,四大工程”,进一步将“武德修养”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和思政课教育中,激发学生武术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掌握武术运动技能和习惯,逐步形成别具特色的武术校园文化,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建设。
今年4月,佛山市出台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按照方案的要求,到2025年,全市学校体育综合实力实现均衡发展,体育特色项目保持竞争优势,校园体育锻炼氛围浓厚,学生要熟练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全面达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要达到35%以上。到2035年,全市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体系要基本构建,20所体育特色学校综合实力全国示范引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60%以上。
该方案提出,各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从2023年起,在全市试行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初中每周4—5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5节体育课,力争2025年全面实施。此外,方案还从加快构建“体育+思政”育人体系、全面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评价监督机制等做了铺排。
“不重视孩子体育运动的校长,不是一个合格的好校长。”管雪强调,各学校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将其与全面完整准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联系起来,开足开齐体育课,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体育在所有学科当中是最具备育人功能,最生动的一门学科。需要我们把体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挖掘出来,‘五育’融合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要想办法引进老师,长期的训练和经常性的竞赛,要确保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要用好这种综合评价体系改革,要发挥信息化、智能化对学校体育的赋能作用,增加孩子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做好体育运动方面的决策研判,提高家校社协同的质量,推动打造更多新时代高水平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现代化教育强市,奋力开创新时代佛山教育发展新局面。”管雪说。
南方+记者 王雅铄
通讯员 王蓉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