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沉睡资产”为“增收活水”,变“杂乱无章”为“井然有序”,一笔笔“阳光交易”在线上平台清晰展现,让村集体资产告别“糊涂账”,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集体经济注入能力。这样的变化正在珠海金湾广大农村发生。
自今年初金湾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服务平台上线以来,通过平台成功达成的交易共127宗,交易总金额突破亿元,其中64宗溢价成交,最高溢价率为313%。通过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流程,努力把资产资源变成资金,迈出乡村振兴的稳健步伐。
金湾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线上交易盘活村集体资产
鱼林村是金湾区三灶镇下辖行政村,是三灶科技工业园和定家湾工业园所在地,辖区内有汤臣倍健、联邦制药、蓉胜超微等200多家企业。
依托临近工业园区的有利地理位置,鱼林村的集体收入主要来源由原来的以农田、养殖围等发包收入为主转型为以厂房出租收入为主。2022年,鱼林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2200万元,名列珠海市首位。
为进一步激活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收入的持续增收,近年来,鱼林村积极探索“村村有物业”模式,在拥有工业厂房、宿舍等物业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购入临近区域的商业物业资产,以物业“飞地”的模式,拓展村集体收入渠道。
在购入位于三灶中心城区的华晨商业广场部分物业后,鱼林村尝试以自主招租的形式进行经营。但由于缺乏专业团队,整体效果并不如人意,只有零散拆分后的部分租赁收入,既不稳定效益也难以达到预期。
直至今年,金湾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服务平台的上线,为盘活这一村集体资产的物业“飞地”带来了转机。
“通过平台发布物业信息后,很快就匹配到了有能力的竞得人,从而实现了物业的整体租赁,大大降低了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门槛,实现了有保障的长期稳定收益。”鱼林村党委书记吴洁娣表示,按照目前线上平台的交易,预计在共计20年的合同期限内可以为村集体带来接近6000万元的收入。
消除“糊涂账”唤醒“沉睡资产”
今年以来,随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服务改革的深入推进,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盘活思路,全力打好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应上尽上”平台的攻坚战。
按照“全领域、全口径、全覆盖”要求,金湾持续对辖内全量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梳理。如今,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底数,推动实现线上平台交易,更多的农村集体“沉睡资产”正被唤醒。
对每一项资产的产权情况、财务情况、占有和使用情况、资产价值等,做到心中有底;对产权不清晰、存在争议的资产,深入挖掘历史渊源,依法依规界定,全面消除各村、社区中存在的资产资源“糊涂账”。
如此一来,所有属于村集体的空置厂房、农地、物业等资源都可做到实时显示。闲置资产实时状态被列入平台后,还可以针对合同到期作出及时提示,协助村集体对临期合同进行预处理,最大限度实现村集体资产收益的无缝衔接。
接下来,通过完善平台功能,广泛深入宣传,持续全面监管,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还将不断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服务改革工作,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如针对过往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漏洞进行及时完善,不断挖掘“新功能”“好办法”。对标先进地区,吸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充分利用好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各类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的“疑难杂症”。
目前,通过制定、完善金湾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改革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金湾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办法(试行)、金湾区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细则(暂行)等多个配套政策,区、镇两级及各职能部门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中的职责分工正进一步厘清,避免职能交叉重叠或“监管真空”。
随着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新模式深入群众,在基层落地生根,如今这一全新的线上平台也在谋求“走出去”,对接更多外地资源,为乡村振兴引来活水。“在功能搭建上,线上平台已可实现全流程的指尖操作,相隔甚远的交易双方足不出也可轻松完成,有利于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 董谦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