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养三伏,冬补三九”。日前已进入了“三九天”,据悉,在“三九天”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称为“三九天灸”,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温经活络止痛的功效,提高机体素质和抗病能力,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效果。
小南从南沙区卫健局获悉,“三九天灸”服务在南沙全区9个镇街均有开展,市民可就近前往接受相应服务。
“三九天灸”适宜人群
1
适宜人群
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肌骨疾病:如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等;
消化疾病:如虚寒性胃病、慢性胃肠炎等;
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儿科疾病:如慢性咳嗽、消化不良等;
免疫疾病:如过敏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亚健康人群:如睡眠障碍、焦虑状态等。
虽然三九天灸
可以起到扶正祛邪、
调补阴阳、
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却并非人人适用。
2
以下人群需要慎重使用:
部分特殊人群,如皮肤过敏或破损的人群、糖尿病、严重心脏病患者,还有孕妇,都不是“三九天灸”的适应患者;
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儿童;
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
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的人群及恶性肿瘤者;
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的儿童。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天灸多选择在背部、腹部、腰部、腿部进行贴药,市民应尽量选择较宽松深色的衣服。
此外,治疗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成人贴药时间一般为2小时为宜,儿童时间为1小时左右,3岁以下幼儿在15—30分钟左右。贴药后皮肤一般均有局部灼热感,如自觉明显不适时可提前自行将药物除去。
值得注意的是,贴药当日忌喝酒,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天灸期间应清淡饮食,不宜食用“发物”(如烧鹅、牛肉、虾、蟹、花生、韭菜、芋头等)。
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肿、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如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皮肤过敏、发热等,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贴药后不宜剧烈运动,以免药膏脱落,去除药物后2—3小时可以洗热水澡。
南沙区天灸情况表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潇方
文字:谢子亮
制图:潇方
通讯员:南沙区卫健局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