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发展脉搏 奏响奋进强音!流沙东街道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南方+ 记者

今年以来,揭阳市普宁市流沙东街道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突出项目带动,畅通银企联动,强化要素驱动,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性成效。

截至目前,2023年度招商成果项目数量、固投在库数、税收增长率等均列全市前茅,跑出了“流沙东速度”,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再创新纪录。

挖掘特色优势 强化产业支撑

激发“以商招商”磁场效应。充分发挥普宁跨境电商一体化集成产业园——名鼠创意产业园招商引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引进广东领南跨境产业链股份有限公司对园区进行管理运营并由其充当招商“红娘”,简化入园流程,实现企业便利准入、高效准营,积极推进园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以及云仓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逐渐形成了“引来一个、带来一批、聚集一群”的磁场效应。自5月8日广东领南跨境产业链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开业来,名鼠创意产业园共吸引15家跨境电商企业(其中平台型企业2家,交易型企业13家)入驻产业园,涉及投资2450万元,极大推动了普宁市跨境电商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点燃“红色商圈”活力引擎。依托普宁国际商品城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普宁市首家融合多业态、辐射多区域、服务多模式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红色阵地,加强校企合作,与广东工业大学达成“输送人才,稳定就业”校企合作措施;带领创客创业者共享资源和知识,开展创业成功经验交流讲座、诚信经营交流讲座以及直播短视频创新PK大赛;对接揭阳市工商联,组织服装、食品龙头企业到电商城参观洽谈并达成投资意向项目2个;协助商圈理清商贸发展思路,升级改造0663创意区、“鲤鱼嘴”美食街、传统非遗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丰富线下文化娱乐活动,打造“夜色经济”城市名片,点燃商圈活力。

撬动“网红经济”流量杠杆。通过举办乡村振兴主题展,协办普宁跨境电商资源大会、“品质普货·畅行万家”第二届中国·普宁电商直播节等活动,进一步增强直播带货、网红打卡新消费品牌集聚效应,吸引众多电商企业、电商创客个人、返乡创业青年、微商网店创业者,不断做旺做强商品城商圈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网红经济”。活动期间,服装鞋袜、食品中药材、餐饮娱乐等多行业联袂打造“万商开播、全城直播”的盛况,相关话题曝光量超1000万次,全市抖音电商直播销售额超3.7亿元。直播节相关新闻报道在新华网、南方+、今日头条等各大权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传播人次达1亿+。

畅通银企联动 破解融资难题

政府搭平台,促进银企高效沟通交流。通过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解读金融政策,加强企业金融业务培训,“面对面”“点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提高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能力。

银行亮政策,提供多元普惠金融服务。积极落实《普宁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发展园区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推广“评价增信+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引导企业申请揭阳市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过桥)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过桥融资压力。企业提需求,得到实惠高效融资服务。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开展结对子、固定式、常态化帮扶服务,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重点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深度整合。2023年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为流沙东街道辖区内220多家企业(工商户)授信贷款额度约16.6837亿元,发放各类贷款约8.0954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 厚植兴业沃土

打造城市形象“新名片”。流沙东街道精心组织拍摄《和美流沙东 与您共未来》招商引资宣传片,协同制作推介手册、政策汇编、投资指南,多维度展现流沙东门户枢纽、人文高地、产业洼地、宜居之城等新形象;街道党政一把手躬身入局,多次带队赴珠三角、浙江等产业转移重点地区开展招商考察洽谈工作不断强化对外宣传推介和扩大影响力,着力打造“宜居宜业高地,创新活力名街”新名片。今年来共吸引达成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个,合同投资总额共2.3844亿元,全部签约项目实现本年度开工建设。

提升政务服务“高效能”。完善“家门口”的政务服务,推动企业服务实现从“能办”到“快办”“易办”“好办”转变。“线上”用好用活企业网格微信群,及时梳理国家省市各项扶持政策内容,挑出“干货”、浓缩“精华”,制成明白卡、一览图,定期推送、定向投放至各类市场主体,真正让辖内企业知晓政策、运用政策、享受政策,阶段以来共引导45家工业企业申办“绿卡”。“线下”持续升级“温情服务”行动,深化“一门、一窗、一次”政务服务模式,推行“一章通办”审批服务,优化商事主体办证流程。2023年以来,街道商事证明材料共受理650件,结办率100%,同比去年业务量上升20%。 做到惠企纾困“点对点”。落实“企业服务员”机制,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联全街道52家规上企业,主动靠前服务,深入开展暖企走访,为企业解“难点”、疏“堵点”、除“痛点”;用活用实“小网格”,建立“1+1+X”联合走访模式,即“企业服务员”包联领导、企业服务工作专班成员,联合网格员开展联合走访,每周上门服务企业,引导企业保持良好的经营节奏,全面梳理和挖掘各类投资项目,尤其是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社会个体资本投资项目,抓好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等,扩大有效投资,提高工业投资占比,让主业更加聚焦、结构更加优化,确保入库项目质量。年初,面对“出海抢单潮”,街道还根据实时掌握的企业信息,在普宁海关等部门大力支持下,精准帮扶辖区外贸企业保通保畅工作。截至11月,街道今年推动“个转企”15家;固投入库数达到21家;税收收入增长率达到25.34%。

营造亲商爱商“浓氛围”。流沙东街道严格抓实作风建设,以打造干事环境、推动政策落实、提升政务服务等为重点,开展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营商环境自查整改专项督查,以“硬约束”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着力搭建“亲”“清”政商关系桥梁。2023年来,街道纪工委以警示教育、明察暗访、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深入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对擅离职守、办事拖拉、漠视群众利益等问题进行突击检查,教育引导全街道干部职工“能担责、敢担责、善担责、真担责”,做到业务精、效率高、服务优、规矩明,筑牢亲商清商关系“防火墙”。

【文字】吴妍萱 通讯员 罗凯瀚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