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Nature》子刊!东莞呼吸医学研究团队发表最新成果

健康东莞
+订阅

经过研究,东莞呼吸医学研究团队发现了SIRT6调控IL-17A致病性在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重构中的作用机制,提示靶向SIRT6是哮喘的潜在治疗靶点。这为哮喘治疗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径。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东莞呼吸医学研究所所长赖天文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Epithelial SIRT6 governs IL-17A pathogenicity and drives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remodeling”(气道上皮SIRT6调控IL-17A致病性导致哮喘气道炎症及重构)的重要研究成果。

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行的子刊,是全球82本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顶级期刊之一。该成果发表标志着团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迈上了全新的台阶,进入了更高的维度。

潜在干预靶点研究迎来突破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0岁及以上的哮喘患病率为4.2%。

气道重塑是重症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临床治疗棘手,但其发病机制仍未阐明。因此,针对哮喘发病机制、新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干预靶点的研究亟待突破。

赖天文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SIRT6调控IL-17A致病性在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重构中的作用机制,提示靶向SIRT6是哮喘的潜在治疗靶点。

赖天文教授(右一)与课题组成员

赖天文教授(右一)与课题组成员

近年来,表观修饰介导的过敏原,微生物及空气污染物等环境暴露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备受关注。表观修饰主要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其中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尤为重要。SIRT6 作为sirtuin去乙酰酶家族成员,在调节细胞增殖、应激反应、基因组稳定性、能量平衡和衰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赖天文团队研究发现,SIRT6表达与哮喘患者气道重构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气道上皮来源的SIRT6作为表观遗传调节因子,通过促进IL-17A介导的炎症趋化因子和间充质重编程,缓解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重构。气道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IRT6或SIRT6抑制剂(OSS_128167)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

科研引领,提升临床呼吸医疗水平

校地共建以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校地共建前全院仅有2篇SCI论文,校地共建以来新发表SCI论文220篇,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如今,医院已申请专利31项,获授权专利17项;出版译著、教材等著作16部。主持国自然基金5项(含东莞医疗机构首个区域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每年人均科研经费显著增长。

科研先行。在临床中,打破原有的医学学科和临床科室设置壁垒,以患者为中心及疾病诊疗为链条,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诊疗服务,是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的核心内涵。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通过整合医院资源,成立了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为一体的临床专科——呼吸医学中心,该中心诊治疾病范围覆盖所有的呼吸系统疾病。

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医院在学科建设中努力找准突破口,集中资源打造学科高地,打造1-2个大特色临床专科、形成2~3个疾病特色治疗,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贡献新力量。

医院还成立了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呼吸医学研究所及东莞市免疫炎症与代谢重点实验,瞄准国内外呼吸疾病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的急需解决的诊治防瓶颈问题;“临床-基础-临床”的转化医学研究理念,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争把呼吸医学研究所建设成为一所“特色突出、省内领先、国内前沿”的呼吸疾病防治科研机构。

南方+记者 欧雅琴

通讯员 罗衬章


编辑 林群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