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河源江东新区开展推进“百千万工程”大比武活动。3个镇(街)以及11个区直单位主要领导登上讲台,展示今年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成效,亮出明年具体工作思路及举措。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开局起步之年,江东新区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研究不深入、实施措施不具体、社会合力不强大、要素保障不彻底等问题。”江东新区党委书记朱永生提及,春节后,将推动35个村(居)同步开展“百千万工程”擂台比武,通过亮出家底和举措,助推江东新区“百千万工程”走在全市前列。
经过风采展示、现场问答环节,城东街道获本次大比武活动镇街组第一名;江东新区党政办公室、江东新区社会事务局、江东新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分获区直组前三名。从总成绩来看,古竹镇、江东新区行政综合执法局、江东新区审计局、江东新区应急管理局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河源江东新区推进“百千万工程”大比武活动现场。
为河源江东新区优秀的它打call!(可多选) 城东街道 江东新区党政办公室 江东新区社会事务局 江东新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提交
江东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速连续11个月全市第一
去年,河源江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排名靠后。今年,江东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两项指标增速连续11个月排名全市第一。1—11月,江东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3.17亿元,同比增长6.7%;规上工业增加值13.26亿元,同比增速3.4%。
数字经济实现突破与各镇街和各区直部门今年以来聚焦重点、抓实举措不无关系。
“今年,城东街道总部经济区18栋大楼已开工建设;星河丹堤、保利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两个村集体经济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星河学校今年9月份如期开学……”在第一轮风采展示环节,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春华从产业、交通、教育、安全等方面回顾1年来的亮眼成绩。
按照比赛规则,镇街组主要考察乡镇联城带村功能以及差异化特色发展程度两方面。其中,乡镇联城带村功能通过开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推进镇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维度来衡量。
城东街道缘何能脱颖而出?今年以来,城东街道锚定“商贸强镇”的发展定位,差异化推进“两区两带”的建设,实现绿色富裕美丽崛起。值得注意的是,谈及下一步发展思路时,城东街道显示出较为明确的目标。
譬如,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城东街道明年将加大总部经济区招商引资工作,5年内实现年生产总值达100亿元;发展楼宇经济,确保星河丹堤、保利等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2个村、6个村集体项目的落地建设;发展村集体,5年内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6000万元。
重点督导“百千万工程”107项任务清单
今年,河源江东新区将“百千万工程”细化为107项工作任务清单。与其他县区不同,由于实行“大部制”,江东新区往往1个单位负责多项任务。以江东新区党政办公室为例,党政办内设4个工作机构独立运作,共承担约15项职能;此外,江东新区党政办公室与区“百千万工程”办公室合署办公,同时也是要素保障专班、政策咨询专班以及重大要素调度专班的牵头部门。
在人手少、任务多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服务“百千万工程”?“我们将把服务好‘百千万工程’是本职,缺位服务是失职,作为党政办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河源江东新区党政办公室主任陈浩提及,党政办与区“百千万工程”办公室、目标考核办公室密切联动,依托“e江通”政企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督办机制,重点督导“百千万工程”开局起步年107项任务清单。
多措并举推动民生保障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教育与医疗涉及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中考,江东新区在5县2区中综合排名第1;高考本科上线率25.3%,比去年提升13个百分点。此外,通过持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今年江东新区就诊服务量比去年提升5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从全省倒数持续爬升到全省前10名。
民生领域取得突破进展根源何在?“社会事务局结合自身实际,紧扣发展主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摒弃‘事不关己’‘次要位置’的错误认识,将保障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全面融入‘百千万工程’。”河源江东新区社会事务局局长胡勇章认为,没有项目就没有抓手。今年以来,结合辖区民生事业发展实际,江东新区提前谋划发展所需的建设项目;目前已成功申报3个国家专项债项目,同步谋划教育改革项目和医疗、民政、残联业务开展所需要的配套项目。
“教育要实现城乡优质均衡发展,卫生服务要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民生保障水平要走在全市前列。”胡勇章表示,接下来,社会事务局将推动3个专项债的后续建设,力争尽早建成发挥效益;加快完成在建的其他补短板的项目;狠抓教学教研,通过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通过文旅资源和红色遗址群的开发利用,提升文旅服务质量。
赚取688.4万亩用地指标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今年以来,江东新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成立城镇建设专班和要素保障专班,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一体推进城乡建设。分级分类保障项目用地方面,江东新区今年共赚取688.4万亩用地指标,完成18个批次用地报批工作,取得用地指标1450亩,有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完成工业用地出让8宗,其中采取标准地带方案出让6宗;扎实推进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活动,盘活产业用地1155亩,盘活闲置土地1066亩。
此外,江东新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还推动市区紫金大桥桥底东江沿线和主路社区房屋改造,沿江风貌取得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走在全市前列。2022年,江东新区耕地保护考核取得全市第1名;2023年,江东新区耕地保护5项工作取得成效,提前完成任务。
“接下来,会进一步强化用地意识、规划意识、审批意识,引导相关部门业主单位牢固树立用地要申报建设用地指标,选址和建设方案要符合规划,土建项目建设要办理建设施工报建手续。”河源江东新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万睦介绍,新的一年,江东新区以征耕地、腾空间、强活力、优生态为主要内容,深入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江东路径,扩展产业园区主平台、城市起步区平台、高铁新城平台、临江古竹圩镇等五大平台发展空间。
南方+记者 李娇
通讯员 陈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