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黄金节点④|离湾区更近,人才奔向陆丰

南方+ 记者

2013年12月28日,厦深铁路竣工通车,陆丰高铁站正式投入使用,自此陆丰进入了高铁时代,2018年,随着广深港高铁的开通,陆丰站也正式开通了直达香港西九龙站的列车,使陆丰成为了湾区生活圈的一份子,同时也为陆丰籍学子投身家乡建设以及人才、企业引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陆丰市也抓住机遇,为人才企业提供优质的政策补贴,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心。

2023年,陆丰南站和陆丰东站也将伴随着汕汕高铁的竣工正式投入使用,更多人才的目光将汇聚在陆丰这座迸发着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创业空间、人才扶持政策接连出炉,为陆丰谱写高铁新时代发展蓝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搭建人才大动脉,返乡大学生增多

蔡启祥今年23岁,是00后,2023年5月参加陆丰市“三支一扶”考试,7月初,他来到潭西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开启了自己的支农岗位生活。

蔡启祥正在潭西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聚精会神地办公。 李冠宇 摄

蔡启祥正在潭西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聚精会神地办公。 李冠宇 摄

在基层岗位上,蔡启祥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工作类别。

以陆丰市当地的特色甘薯举例,在种植前,蔡启祥要和同事们一起组织农技培训,登记核实地力补贴的发放名单,给农作物投农业保险;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组织开展病害虫防治培训、发放杀虫饵剂;台风暴雨天,及时跟进灾害受损农田情况,为甘薯种植保驾护航,守护粮食茁壮成长。最后要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打造成一村一品,将甘薯发展成地方特色产品。除此之外,蔡启祥还会进行电商下乡、慰问五保户等工作。

蔡启祥毕业于位于广州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同时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以及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是广东省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在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回到陆丰时,蔡启祥说:“以前大家觉得的回乡工作是一件不太好的事,工资水平低,又比较闭塞,交通没那么方便,高铁班次也比较少,抢不到票的时候只能拼车10个小时回家,但是现在几条新的高铁线逐步开通,从陆丰到广州、深圳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列车班次也大幅度增加,我现在周末有时候也回到广州去和同学们聚会,非常的方便,而且现在工作薪资也有所提升,也没有住房压力,能够投身家乡建设,我所了解到有很多陆丰籍的同学都选择回到陆丰工作了。”

24岁的林丽莹目前在陆丰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她同样也是今年通过“三支一扶”招募考试进入中心开展工作的,主要负责接收、转入档案,开具档案证明以及就业相关的一些工作。

林丽莹正在整理今年刚刚转入的档案。 李冠宇 摄

林丽莹表示,现在交通越来越便利了,通勤速度也越来越快,从档案的转入上也可以很清晰直观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陆丰籍学子和其他地区的毕业生选择到陆丰就业择业,对此,服务中心就会提供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来服务。

据了解,陆丰市近年来持续扎实做好“三支一扶”工作。首先,做好2021届“三支一扶”期满考核工作,2021届“三支一扶”期满人员为24人,根据日常表现及服务单位反馈情况,考核结果全部合格以上,其中朱映茹等4人为优秀。其次是协助做好2023届“三支一扶”招募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做好岗位征集及岗位培训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共招募23人,安排至乡村振兴、就业保障等基层岗位。最后是对在岗“三支一扶”人员开展日常跟踪服务工作,让“三支一扶”人员能够享受到有关政策待遇,生活补贴、社保方面按政策及时发放,为陆丰市“三支一扶”大学生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陆丰市2023年“三支一扶”培训。受访者供图

陆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些年来,通过“三支一扶”回到陆丰的人才呈现了逐年增长的态势,陆丰籍广州、深圳等地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也会考虑回乡就业,前几年报考招录比是十几比一,今年大概是四十比一,而且还有一些硕士生也选择来到陆丰就业,极大地增加了陆丰的人才厚度。

陆丰市人社局开展招聘进校园活动。受访者供图

交通更加便利,汇聚创业人才

目前,陆丰拥有一家市级众创空间——陆丰市创业孵化空间,该众创空间致力于为陆丰本地电商初创集体团队提供场地支持、政策宣传、资源整合、创业培训、宣传展示等全方位赋能服务,也是陆丰市首个发展电子商务、扶持电商创业、培育、发展的服务综合体。目前创业孵化空间共有23家中小微企业入驻。

同时,截至2023年10月,陆丰和诺数字产业园已引进创新型企业入驻20家,工商个体户3家,满产后可带动青年创业300人。

除了在用地上为创业者谋福利以外,陆丰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深入实施3.0版“促进就业九条”“就业二十二条”等。

吴振锐2018年回到陆丰进行创业,在外打拼过一段时间的他找准了培训行业这条赛道,经营着成人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少儿艺术教育等培训机构。吴振锐说:“陆丰在对于我们返乡创业的人出台了一系列的贷款、税收优惠政策,也会有补贴,当时人社局还专门开设了创业培训课程,手把手地教我们这些创业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正在接受劳动力技能提升的学生。受访者供图

陆丰对创业青年加大“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租金补贴”等有关创业补贴政策的兑现力度,在陆丰市所辖乡镇创办企业,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且在申请前连续3个月有在职员工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未被市监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可一次性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同时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申请每年4000元累计不超过3年的“创业租金补贴”。

与此同时,陆丰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对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青年创业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个人借贷人创业担保贷款的额度最高为30万元,创业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借款人,个人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至50万元,合伙经营或创办小企业的可按每人最高30万元、贷款总额度最高为300万元实行“捆绑性”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

另外,在技能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方面,有很多揭阳、汕头的学生也会来到陆丰报名学习,汕汕高铁的开通方便了吴振锐的培训机构走出去,在外进行招生工作。吴振锐表示,如果报名人数比较多,也会考虑在揭阳、潮汕地区开设办事处,继续拓展经营版图。

出台扶持政策,全方位引进人才

陆丰市在高精尖领域人才引进方面也拿出了“真材实料”。该市制定实施创新创业团队引进计划,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提陆丰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振兴发展步伐,对引进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紧密联系,技术居行业内先进水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较好,能够引领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创新创业团队,视类别给予300万-1亿元专项工作经费及100万-200万(税后)安家费并每年发放生活补贴。

在加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面,支持科技企业和企业联盟建设创新平台。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创业平台。提高新建博士后工作站建站等资金补贴标准,每新建一个省级实验室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次性给予300万元、院士工作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一次性给予60万元、博士工作站一次性给予50万元建站补贴。鼓励支持软件园等科技服务企业的聚集发展,视其具体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补贴。

与此同时,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强对《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的宣传推广,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对照评价指标加快自身建设,力争取得成效,达到国家和省的申报要求。认真做好上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奖励申报等相关工作,确保每一家申报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都能及时享受到省、市两级资金扶持,吸引更多企业加快自身发展并积极申报获取国家和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目前,陆丰正在积极谋划筹建陆丰市创业产业园和零工市场,并且加强与大院大所央企合作,构建创新大平台。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对接,建设研发大平台,吸引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传动链、叶片、试验风场等三大科学装置建成;加强和康源、和诺沟通联系,目前正在鼓励引进康佳重庆研究院、汕头大学数字治理与未来城市研究院等来陆建立分院。

接下来,陆丰将持续做好日常保民生、稳就业等一系列政策,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如高校毕业生基层岗位补贴、基层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等政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好就业,就好业”。同时做好创业扶持工作,让更多人才在陆丰汇聚,实现自身价值,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统筹】南小渭 郭杨阳

【撰文】李冠宇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