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广州官宣入冬啦!
据@广州天气,
根据最新版的“气候季节划分”标准,
广州已于2023年12月17日入冬!
对此,
广东网友调侃道:
“广冻人没白冻”
广州的冬天,有多珍贵?
今冬成1981年以来“最早冬天”
处在“无冬区”的广州,
不是每年都能成功迈入冬天的门槛,
据统计,
1981-2020年的40年时间里,
广州共有20年没有冬天,
入冬率正好50%。
广州前两次入冬日期分别是
2018年1月29日及2021年1月8日。
在统计上,
气象部门将12月到次年2月划分为冬季,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今年11月作出的
今冬明春全国气候趋势预测,
其中的“今冬”就是指
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
以此来看,1981年至今,广州最早进入冬天的是1984年,当年12月19日就入冬,紧随其后的是1999年,当年12月21日入冬。在12月入冬的还有1983年、2004年和2012年,其余年份都是在1月或2月入冬。今年在12月17日入冬,是1981年以来广州的“最早冬天”。
国家气候中心指出,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巨大温差,这种差异促使极圈外围形成了一圈强劲的西风,环绕在极地周围,它被称为西风急流。
西风急流就像“围栏”一样,约束着极地的冷空气。稳定的极涡被强大的西风急流限制在北极地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3倍。
北极地区增温,与中低纬度气温差减弱,难以维持强大的西风急流,极涡内的冷空气变得“躁动不安”,更容易分裂南下。北极来的冷空气,其温度远远低于我们生活的中低纬度地区,多次出现的寒潮天气让我们感到“冷冷冷”。
深圳、佛山也已官宣入冬
深圳
根据深圳福田国家基本气象站监测数据,深圳2023年12月20日-2023年12月24日五天平均气温为9.9℃,达到深圳气候入冬标准,五天中首个日平均气温≤10℃的日期为12月21日(9.1℃),因此深圳市2023年于12月21日入冬成功,上一次成功入冬是2022年2月20日。
从近30年(1991-2020年)气候统计来看,深圳常年平均入冬日期是1月21日,平均气温9.5℃。
自1953年以来的71年中,有43年(占60%)成功入冬,其中仅10年在12月份入冬,能够在12月入冬是很少见的。
佛山
12月25日,佛山市气象台发布消息:佛山今年于12月17日成功入冬。
佛山位于珠三角腹地,属于常年无冬区,“长夏无冬”是佛山市显著的气候特征之一。
2015年至今,佛山9年中只有3年迎来真正的冬季,今年入冬日来的也比往年都早,上一次入冬成功还要追溯到2018年1月29日,但这个短暂的冬天也只持续了9天,冬日数与再上一次成功入冬年份(2015-2016年)持平。
本周最高气温将重回“二字头”
这次入冬持续时间可能不会太长
不少街坊直呼:
“冻够了,到底什么时候回温?”
别急!
官宣入冬之日,
也是广州回暖之时~
回暖在路上了!
24日广州最低气温3.2℃创下半年新低,最高气温则回升到了17℃。今明两天广州最低气温仍只有3~4℃。到12月27日最低气温出现相对明显的上升,最高气温回到20℃,12月28日,最低气温则有机会上升到10℃以上,就可以说气温真的触底反弹了。
据@广州天气
预计未来几天气温逐渐回升
因此这次入冬持续时间可能不会太长
1月份的冷空气还会很活跃
元旦就有冷空气“杀到”
@广东天气 提醒
气温虽然回升
但体感依然寒凉
1月份的冷空气还会很活跃
要继续做好保暖工作
此外
元旦假期又有冷空气入粤了
好在强度较弱
气温只是小幅下降
不会这么冷
广东具体预报
12月25日,全省晴到多云。
12月26日,粤西、粤东沿海、珠江三角洲西部市县晴转多云,其余市县晴间多云。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3~6℃,高寒山区零下1℃~3℃,南部沿海市县9~13℃,其余市县6~9℃,粤北市县有霜(冰)冻。
12月27日,粤西和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市县阴天转小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局部有小雨。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5~8℃,南部市县13~16℃,其余市县9~13℃。
广州市区具体预报
@广州天气提醒:
未来一周广州无明显降水,天气干燥,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火灾容易发生。从12月25日10时30分起,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后期有升级预警信号的可能性。
到12月25日11时20分,广州各区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均在生效中,请注意森林防火、工业及家居用火安全。广州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提醒,为防止发生森林火灾,禁止林区生活用火,农事生产用火非必要不审批。
最近天气干燥
喝点什么汤好?
雪梨参麦炖脊骨
主要功效:养阴生津润燥
材料:雪梨半个、西洋参3g、麦冬5g、脊骨100g、瘦肉25g、生姜1小片(1-2人量)。
烹调方法:雪梨洗净、剖开。西洋参、麦冬冲洗。脊骨洗净、斩件、飞水;瘦肉洗净、切块、飞水。所有材料加入炖盅内,加水9分满,炖煮约1小时,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
汤品点评:秋冬进补深刻在脑子里,进入冬季,吃点温热的食物、汤水,不但暖身还舒服,冬季不少人也喜欢多吃点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加上各种参芪类、阿胶、海参什么的轮番上场,体质没对上,或者进补频率太高,可能有些人就出现“上火”不适。所以冬季也是要多喝水、多吃蔬果。冬季的汤水也可以是雪梨、西洋参、麦冬、沙参这些养阴滋润、益气养阴清热的。
山药老鸽汤
主要功效:健脾益胃、滋阴补阳
推荐理由:适合身体虚弱、形寒肢冷的人群。
材料:老鸽1只、鲜山药100克、沙参10g、玉竹10克、枸杞3g、大枣2枚、生姜数片(2-3人量)。
烹调方法:将老鸽脱毛去除内脏洗净、切开,过热水后捞出;将鲜山药刮去皮,洗净、滚刀切块,沙参、玉竹、枸杞洗干净;将所有食材放入瓦煲中,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烧开,再关至小火慢煲1小时,加盐少许调味,关火即可。
汤品点评:中医讲究五色对应五脏,白色入肺,冬季多吃白色食物可以润肺养肺,也有效预防秋冬季节咳嗽、咽炎、哮喘等症状;其次,冬季养生以温补为主,可以适量增加一些温热、补益肺肾的食物。这道汤中鲜山药、沙参、玉竹合用可健脾益胃、滋养肺阴,鸽肉温热补阳,补精益肾,此汤既滋阴又补阳,适合身体虚弱、形寒肢冷、食欲不振、肾精亏虚等病症的人群,不妨试试!
虽然目前冷空气影响减弱,
预计未来几天气温逐渐回升,
但早晚仍然寒冷,
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
昼夜温差大,
请大家适时添衣!
END
来源 | 广州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