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
亲朋好友聚一块
围着一架炉、一口锅
热热闹闹开心开心“打边炉”
此情此景好不惬意
然而
惬意归惬意
“打边炉”时务必要警惕
一个“温暖杀手”
一旦中毒可能丢命
↓↓↓
“一桌子6个人3个人前后脚没了。喝多了去接人,几分钟不到就不省人事了,还有3个人被拉去急救了!”12月23日,河南安阳一位网友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多条视频,称自己的丈夫和他人在安阳县一家餐馆吃火锅后死亡。
据媒体报道,12月22日晚,河南安阳县白璧镇一家餐馆内发生悲剧:6名男子在吃炭火锅时,3人不幸身亡,另外3人被送医急救。
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称,经初步了解,几人系一氧化碳中毒。
网上搜索发现
近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时有发生
↓↓
夫妻“围炉煮茶”,结果双双中毒
12月16日,家住杭州的祝先生和沈女士两夫妻跟上了“围炉煮茶”的潮流,在家支起炭火炉,搞点冬日氛围感。为了防寒,就关紧了所有门窗。
夫妇二人从上午一直煮到下午,屋子里暖烘烘的,沈女士渐渐睡着了,祝先生也感到有些头晕,还有点全身无力。
此时的他已经感觉有点不对劲,意识到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于是他灭掉了炉火,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窗边开窗通风。
在呼吸到新鲜空气后,祝先生的意识慢慢清醒,他立马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求助。
好在急救人员及时赶到,将他们送到医院急诊科,夫妻二人均被诊断为轻度一氧化碳中毒,经治疗后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一出租房内,29人一氧化碳中毒
2023年12月16日15时许,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南畔社区一自建出租房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29人受伤。
经医院接诊时检查,受伤人员碳氧血红蛋白均超过正常值,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
经现场勘察,结合专家意见,初步判断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锅炉安装在封闭房间内且没有通风设施,锅炉内燃烧不充分,烟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通过锅炉炉体与烟道连接缝隙处外溢,导致多名租户中毒。
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
实际上,凡属含碳的燃料,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论是烧汽油、煤油、普通木炭、还是“环保炭”都一样!
误区二:没有煤烟、臭味不会中毒
一氧化碳本身是无色无味的,很难让人察觉,如果此时门窗紧闭形成密闭空间,人在里面极易一氧化碳中毒。
误区三:门窗上有缝隙不会中毒
空气比重为1,一氧化碳比重为0.967,如果门窗缝隙处于低处,一氧化碳也不容易排出。
误区四:装了烟筒或风斗不会中毒
若遇大风倒烟、烟筒被堵塞等情况,一氧化碳排不出或排量少,也会发生中毒。而许多家庭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安装高度不够等,一氧化碳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误区五: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中毒
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并不能起到预防效果。
误区六:醋和酸菜汤能救中毒病人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肺内,阻断肺泡气体交换,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在通风不良的空间使用炭火烧烤、围炉煮茶、取暖等,或者在密闭环境下打开汽车发动机长时间取暖,都可能会导致燃料的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在上述情况下,如果出现了头痛、头晕、面色潮红、心悸、虚弱、意识减退等症状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为一氧化碳中毒。
症状加重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虚脱或昏迷,重者呈深昏迷,伴有高热、四肢肌张力增强和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患者多有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可造成死亡。
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做到以下4点:
1. 立即打开门窗,保证空气流通;
2. 立即离开中毒环境;
3. 如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
4. 立即拨打120,尽快将中毒者送医院救治。
1. 不能在门户紧闭的室内烧煤炭取暖、吃火锅、做烧烤等,如果进行此类活动,必须要保证环境的通风。
2. 用煤碳取暖的住户,居室内要安装烟囱,烟囱的结构要严密,排烟排气良好;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3. 使用管道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
4.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禁止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洗浴房间内,应将其安装在洗浴房间外靠近窗户的地方或室外。
5. 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长途行车,开内循环,定期开窗通风。
6. 有条件情况下,要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来源:广州日报、央视新闻、河南疾控等
编辑:梁杰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